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导轨实现变速顶出的机构,所述顶出板设在下固定板的上方且相互平行设置,还包括变速顶机构,所述变速顶机构包括导轨座、滑块和滑动片,所述导轨座设在下固定板上,所述导轨座的上端贯穿顶出板设置,所述导轨座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包括连通 全部
背景技术:
注塑产品在型腔完成注塑后,有开模顶出的动作,将产品脱离模具。其中,直顶是 常见的机构。部分产品由于其形状特殊性(比如有深筋等),需要机械机构来完成多次顶出, 实现脱模。多次顶出机构,一般要增加一块顶出板,并配合拉钩、油缸等实现。这些机构虽然 已经成熟运用,但有几处不足:一般会增加模具厚度,多次顶出需要多增加一块顶出板来实 现,顶出板厚度一般取35-60mm。但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客户更倾向于选择更小的注塑机。 当模具厚度接近注塑机容模极限的时候,顶出距离无法再增加,所以不能采用多次顶出结 构,导致脱模困难。因此,需要一种在模具厚度方向上,更为紧凑的机构,来实现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导轨实现变速顶出的 机构及其变速顶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导轨实现变速顶出的机构,包括下固 定板、顶出板、大直顶杆和小直顶杆,所述顶出板设在下固定板的上方且相互平行设置,还 包括变速顶机构,所述变速顶机构包括导轨座、滑块和滑动片,所述导轨座设在下固定板 上,所述导轨座的上端贯穿顶出板设置,所述导轨座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包括连 通设置的直升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设在直升段的上方,所述直升段与大直顶杆平行设 置,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顶出板上,所述滑块通过轴销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设 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片,所述滑槽由靠近导轨座的一端朝靠近小直顶杆的 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大直顶杆的底端与滑动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出板顶出时,导轨固定不动,滑块随着顶出板的上升 而运动,滑块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受到导轨倾斜角度以及长度的控制,大直顶杆上套设有滑 动连接的直顶导套,直顶导套固定在模具上,由于滑块内部的滑槽是个斜面,斜面的水平运 动,可以驱动滑动片在顶出方向往下(或者往上)运动,从而实现大直顶顶出比小直顶顶出 速度慢(或者快)的功能,达到减速(或者加速)顶出,使大直顶和产品的筋之间或者小直顶 与产品之间产生间隙,实现产品松动,便于后续的产品取件,而且无需增加顶出板,结构更 加的紧凑。可通过变换导轨的形式(倾斜段与直升段之间的角度、距离等),并结合滑块内部 滑槽倾斜的角度,能获得不同的顶出速度,使大直顶加速顶出或者减速顶出,可根据产品实 际情况选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速顶机构还包括有滑块压条,所述滑块压条设在滑 块的两侧上,所述滑块压条与顶出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可在顶出板的上表面沿滑块压条 水平滑动。 3 CN 111605146 A 说 明 书 2/6 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出的过程中,滑块会随着导轨而水平移动,但顶出板 无法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所以需要滑块与滑块压条之间产生水平滑移来使滑块进行水平 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直顶杆的顶端上设有大直顶,所述小直顶杆的顶端 上设有小直顶,所述小直顶杆设在滑块远离导轨座的一侧上,所述小直顶杆与顶出板固定 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小直顶杆随着顶出板的顶出而运动,与变速顶机构 更好的进行配合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滑槽对应设在导轨座的两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滑块通过导轨与导轨座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使其运动 更加的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底端上设有滑块耐磨块,所述滑块耐磨块与顶 出板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耐磨块能有效的保护滑块与顶出板,减少磨损,延长 了使用寿命。 一种利用导轨实现变速顶出的机构的变速顶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顶出板往上运行,带动小直顶和滑块运动,滑块先沿着直升段竖直上升,使大直 顶和小直顶将产品顶出模具型芯; b、随后滑块进入倾斜段,滑块沿着顶出方向再继续运动,同时滑块根据倾斜段的 倾斜角度以及方向在顶出板上进行横向的滑动; c、滑块在运动的同时带动滑动片运动,大直顶杆在直顶导套的约束下只能沿着顶 出方向运动,从而使滑动片根据滑槽的倾斜角度以及方向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d、此时顶出结束,滑动片的移动带动大直顶的移动,使大直顶在产品的下方或者 带动产品脱离小直顶在小直顶的上方,从而实现变速顶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滑动片在顶出方向往下(或者往上)运动,从而实现 大直顶顶出比小直顶顶出速度慢(或者快)的功能,达到减速(或者加速)顶出,使大直顶和 产品的筋之间或者小直顶与产品之间产生间隙,实现产品松动,便于后续的产品取件,而且 无需增加顶出板,结构更加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