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


技术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包括相互接合的上管体、下管体以及锁定上、下管体接合状态的第一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上管体具有朝下的开口,上管体下端设上座体,下管体顶端设有凸出的轴柱,能对应由上管体的开口穿入上管体内,下管体上端设下座体,上、下  全部
背景技术:
为方便收纳或搬运自行车,通常被设计成可折叠状态,以使自行车在收折之后能 使其体积最小化,不占用储存空间。基本上,除了自行车骨架是可收折之外,其手把也被设 计成可收折,以实现储存、收纳时减小尺寸。 同时,为了实现手把快速和简单的收折与展开操作,通常是在组成把手的上管体 与下管体的一边以枢耳相互枢接,另一边则以锁固件锁扣定位将上管体与下管体的接合的 展开状态固定,供使用者骑乘控制方向,而欲收折时,则解锁锁固件便能以上管体与下管体 一边枢耳的枢接处为轴心下折上管体,快速达到收折手把的目的。 然而,此一手把收折结构,会因为手把使用时所受的荷载均集中在相互枢接的枢 耳处,造成枢耳变形,影响手把收折结构的耐用性。 如今,本发明人即是鉴于现有自行车手把在实际的实施使用上所产生的缺失之 处,而研创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其除能通过可折合的结构达到缩 小自行车收折后占用的体积的目的外,还进一步提高手把折合处的结构强度,使手把更为 坚固耐用。 上述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是由以下的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包括一上管体、一下管体、一第一锁定机构以及一第二 锁定机构;该上管体具有朝下的开口,在该上管体的下端设有上座体;该下管体的上端设有 下座体,该下管体顶端设有凸出的轴柱,该轴柱能对应由该上管体的开口穿入该上管体中 而使该上管体与下管体接合;该第一锁定机构与第二锁定机构分别设在该上座体与下座体 之间的连接处的一边以及与该一边对应的另一边,该第一锁定机构与第二锁定机构用于锁 定该上管体与下管体之间的接合状态;该第二锁定机构包括一导柱、一穿设环及一抵压杆, 该导柱的下端与该下座体枢设,该穿设环连结于该上座体,且该导柱穿设该穿设环,该抵压 杆的上端与该导柱的上端枢接,该抵压杆的下端形成抵顶部,该抵顶部能抵顶该穿设环的 环面。 如上所述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其中,该第一锁定机构包括一扣件与一弹片;该 扣件具有两侧壁及连结两侧壁的横向段,使该扣件呈一ㄇ形体,该扣件以其两侧壁枢设于 该下座体的枢耳上,在该横向段上螺设一螺合件,该螺合件的尖端凸出该横向段的底面;该 弹片固定于该上座体,该螺合件的尖端紧抵该弹片表面,使该扣件呈锁扣固定状态。 如上所述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其中,该穿设环中套设一穿设套环,该穿设套环 3 CN 111572691 A 说 明 书 2/4 页 为一中间具有穿孔的套体,该穿设套环的顶面具有为该抵顶部顶掣的环面,该穿设套环上 沿着该穿孔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有套合段,该套合段穿过该穿设环,该套合段的末端有钩 部,该钩部钩设该穿设环的周缘使该穿设套环固定于该穿设环上。 如上所述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其中,该导柱的顶端有一开口朝上的螺孔,一锁 固件穿过一垫片后锁入该螺孔,该抵压杆的顶端与该垫片相枢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手把被设计成可收折,能使自行车在收折之后体积最小化,以实现储存、 收纳时减小尺寸、不占用储存空间的目的,还进一步提高手把折合处的结构强度,使手把更 为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的组合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应用于自行车且呈展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于收折手把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于收折手把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的自行车手把折合结构应用于自行车且呈收折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管体; 11、开口; 12、上座体; 2、下管体; 21、下座体; 211、枢耳; 22、轴柱; 3、第一锁定机构; 31、扣件; 311、侧壁; 312、横向段; 313、螺合件; 32、弹片; 4、第二锁定机构; 41、导柱; 411、螺孔; 42、穿设环; 43、抵压杆; 4 CN 111572691 A 说 明 书 3/4 页 431、抵顶部; 44、穿设套环; 441、穿孔; 442、环面; 443、套合段; 444、钩部; 45、锁固件; 46、垫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