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及5G基站设备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及5G基站设备。热超导散热板包括第一散热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域上部的第二散热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区域内分布有第一散热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呈多边形蜂窝状分布;所述第二散热区域内分布有第二散热管路,所述第二散热管路包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功率元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率密度也越来越 大,且设备越来越向小型化、轻量化、高热流密度和器件均温等方向发展,而现有的全铝片 插齿散热器或压铸散热器体积大而笨重,同时还存在散热不均和散热效率不高等缺点,已 经无法满足5G通讯基站设备的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板、散热 器及5G基站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全铝片插齿散热器或压铸散热器体积大而笨重, 同时还存在散热不均和散热效率不高等缺点,无法满足高集成度、高功率、小型化、轻量化、 高热流密度的5G通讯基站设备的散热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板,所述热超导散 热板包括第一散热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域上部的第二散热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区域 内分布有第一散热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呈多边形蜂窝状分布;所述第二散热区域内分 布有第二散热管路,所述第二散热管路包括多个第二主管路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主管路之间 的多个第二支路,所述第二主管路沿所述热超导散热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主管路 远离器件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相互连通且均为热超导散热 管路,所述热超导散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内的传热工质包括液体。 可选地,所述热超导散热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区域上部的第三散热区域, 所述第三散热区域内分布有第三散热管路,所述第三散热管路包括多个第三主管路及连接 于所述第三主管路之间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三主管路沿所述热超导散热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且所述第三主管路远离所述器件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三支路位于所述第三散热区域远 离所述器件的一端;所述第三散热管路与所述第二散热管路相连通且为热超导散热管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区域和所述第二散热区域的高度之和占所述热超导散热板 高度的50%~70%,所述第二散热管路和第三散热管路内的传热工质为气态物质。 可选地,所述第二主管路和所述第三主管路为圆弧形管路,且所述第二主管路和 所述第三主管路的弧形凸起方向朝下。 可选地,所述第二主管路和所述第三主管路为圆弧形管路,且所述第二主管路和 所述第三主管路的弧形凸起方向朝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呈六边形蜂窝状分布;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 为垂直管路且所述第二支路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三支路的分布密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超导散热器,所述热超导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及多个如上 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热超导散热板;所述散热器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 3 CN 111609743 A 说 明 书 2/8 页 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自下而上设置有多个放置器件的安装区域;所述多个热超导散热板 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各所述热超导散热板沿纵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基板的第二表面具有槽道,所述热超导散热板的一端具有弯 折部,所述弯折部插设于所述槽道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区域为三个,三个所述安装区域与所述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 区域及第三散热区域一一对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5G基站设备,所述5G基站设备包括器件及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 述的热超导散热器,所述5G基站设备的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的安装区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及5G基站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改进优化的热超导散热板散热管路结构设计,解决了位于热超导散热板 中上部热源因液体导热工质的不足而导致的局部干涸和高温问题,同时可以在减少传热工 质的总量,缩小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的重量和体积的同时显著提高散热均匀性和散热效 率,可以充分满足5G基站设备小型化、轻量化、高集成度和均温化等发展要求。基于本发明 的热超导散热器的5G基站设备,散热性能可以显著改善,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 设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至3显示为实施例一中的热超导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实施例二中的热超导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热超导散热板与散热器基板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显示为基于实施例一的热超导散热板的热超导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基于实施例二的热超导散热板的热超导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散热器基板 2                       器件 3                      热超导散热板 30                     非管路孤岛区 31                      弯折部 32                      垂直主管路 A                       第一散热区域 B                       第二散热区域 C                       第三散热区域 341                     第二主管路 342                     第二支路 351                     第三主管路 352                     第三支路 4                       传热工质 4 CN 111609743 A 说 明 书 3/8 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