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芦竹幼苗在南方大棚过冬的方法,包括:(1)将泥炭土、芦竹炭和珍珠岩混合作为育苗基质装入穴盘内;(2)在所述穴盘浇透水后,将组培瓶的芦竹幼苗移栽至所述穴盘上,在具有加温功能的温室内继续培养;(3)在大棚内整地做畦,在畦面上铺设一层生物炭,然 全部
背景技术:
芦竹(Arundo donax L.)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的多年生草本,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由 于其高生物量和对边际土地的高适应性,该物种逐渐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芦竹由于热值 高,可用于燃烧发电、纤维素乙醇提取、生物质热解等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成为重要且有前 途的能源作物。芦竹由于其草本特性导致冬季休眠时间过长(9月-次年2月),芦竹的成熟地 下茎位于地下在冬季能免受冻害来年春天再萌发,而芦竹上部冒出土壤的地上茎部分,在 冬季一般会由于低温而叶片枯黄茎秆干枯,导致地上部分的死亡。芦竹种苗可以通过组培 方式大量快速地扩繁并且周年不断,芦竹组培苗在栽培至大田前一般通过温室大棚进行约 2个月的育苗驯化,芦竹在大田的适宜种植时间为2月-5月,超过8月份芦竹大棚苗下大田, 芦竹苗会由于低温几乎不能存活,因此,上年秋冬过剩生产的苗以及早春下地之前需要育 苗的苗在南方大棚如何过冬,是减少生产成本损失以及抢占农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 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护芦竹幼苗在南方大棚过冬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提供芦竹幼苗在 南方冬季大棚越冬的温度,保护幼苗生命力,同时节约过冬成本,避免环境污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护芦竹幼苗在南方大棚过冬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1)将泥炭土、芦竹炭和珍珠岩混合作为育苗基质装入穴盘内; (2)在所述穴盘浇透水后,将组培瓶的芦竹幼苗移栽至所述穴盘上,在具有加温功 能的温室内继续培养; (3)在大棚内整地做畦,在畦面上铺设一层生物炭,然后将步骤(2)的穴盘转移至 畦上; (4)在步骤(2)的芦竹幼苗上覆盖一层生物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芦竹幼苗在南方大棚过冬的方法通过采用泥炭土、芦竹 炭和珍珠岩混合作为芦竹幼苗的育苗基质,不仅为芦竹幼苗根部提供保水透气环境,而且 可以对芦竹幼苗根部吸热和保温,从而在提高芦竹幼苗的成活率的同时降低其培育成本, 并且在大棚内畦面铺设生物炭,生物炭由于其多孔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地面保温效果,且其 吸水性较好,能够很好的保持水分,从而可以减少冬天浇水次数,避免水分带走热量,而将 生物炭施入土壤中使土壤更疏松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同时生物炭为黑色,在白天能吸收 热量提高地温,生物炭相较于其他保温或加温措施更加便宜、方便,且其在土壤中能够改良 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吸附污染物等,由此在畦面铺设生物炭,可以起到保温 隔冷的效果,然后将移栽有芦竹幼苗的穴盘转移至铺设生物炭的畦上,可以避免芦竹幼苗 3 CN 111587775 A 说 明 书 2/6 页 低温死亡,另外在芦竹幼苗上覆盖生物炭,可以对芦竹上部冒出土壤的地上茎部分进行保 温隔冷,从而避免地上茎部分在冬季由于低温而叶片枯黄茎秆干枯导致的死亡。由此,采用 该方法可以提供芦竹幼苗在南方冬季大棚越冬的温度,保护幼苗生命力,同时节约过冬成 本,避免环境污染。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保护芦竹幼苗在南方大棚过冬的方法还可以具有 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将泥炭土、芦竹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 为(0.5~1.5):(0.5~1.5):(0.5~1.5)进行混合。由此,可以保护幼苗生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将泥炭土、芦竹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 为1:1:1进行混合。由此,可以保护幼苗生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穴盘为96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在所述温室内培养5~9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培养温度为13~18摄氏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在所述畦面上铺设一层生物炭的厚度为 1.5~3cm。由此,保护幼苗生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在步骤(2)的所述芦竹幼苗上覆盖一层 生物炭的厚度为0.5~2cm。由此,保护幼苗生命力。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 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保护芦竹幼苗在南方大棚过冬的方法流程示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