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包括底座、立板、转轴、安装板、揉捻辊、驱动结构、揉捻仓、揉捻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茶叶倒入揉捻槽内,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转轴往复转动,使揉捻辊对揉捻槽内的茶叶进行揉压,使茶叶能够 全部
背景技术:
茶叶是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 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 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 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 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 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 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 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 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 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在杀青后,通常需要进行揉捻加工,使茶叶能够成型,现有的揉捻设备揉捻效 率较低,单次揉捻的茶叶量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 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一 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上共同水平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一向其径 向外侧延伸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远离转轴一端共同水平转动连接有揉捻辊,所述转 轴由驱动结构驱动其往复转动,所述底座上水平设有一揉捻仓,所述揉捻仓设于两个立板 之间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对应两个立板,其上开设有供所述揉捻辊沿转轴轴向往复摆动 能自由通过的、且用于放置茶叶的揉捻槽,所述揉捻辊摆动至最低点时,其周面的最低点与 所述揉捻槽内壁纵向间距为0.5cm。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于底座上的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上铰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上驱动连接有 连接架,所述转轴一端穿出立板且设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远离转轴一端与连接架铰接。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元件为伸缩气缸。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揉捻棍由陶瓷材质制成。 3 CN 111543514 A 说 明 书 2/4 页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揉捻仓底部设有一活动铰座,所述底 座上设有与活动铰座铰接的固定铰座,使所述揉捻仓铰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揉捻仓外 壁上共同连接有多个拉簧,使所述揉捻仓摆动后能够自行复位。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揉捻仓内设有纵断面成弧形的空腔, 其外壁上设有一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通过安装软管连通外部雾化设备, 所述揉捻槽内壁上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雾化毛细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1、将待揉捻的茶叶倒入所述揉捻槽内,所述伸缩气缸的气缸杆往复伸缩,驱 动所述连接架移动,并拉动所述摆动臂摆动,使所述转轴往复转动,所述揉捻辊对揉捻槽内 的茶叶进行往复揉压; 步骤2、揉压过程中,所述揉捻辊对茶叶的作用力,通过所述揉捻仓沿固定铰座与 活动铰座铰接处摆动进行缓冲,所述揉捻仓摆动后,通过所述拉簧的拉力,使所述揉捻仓摆 动后复位,同时外部雾化设备产生雾化水,经由所述管接头、空腔、雾化毛细孔喷散至揉捻 槽内,对茶叶进行雾化加湿,使干萎的茶叶能够展开。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2中雾化水的压力为 0.5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茶叶倒入揉捻槽内,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转轴往复转动,使揉 捻辊对揉捻槽内的茶叶进行揉压,使茶叶能够揉压成型,由于揉捻辊能够对揉捻槽内的茶 叶同时进行揉压,因此单次揉捻的茶叶量较现有技术更大,提高了揉捻效率,通过设置揉捻 仓铰接在底座上,且设置多个拉簧对揉捻仓具有拉力,使得揉捻辊对茶叶的揉压作用力,通 过揉捻仓的摆动来进行缓冲,避免揉捻辊作用力过大,对茶叶造成破坏,设置雾化毛细孔、 空腔、管接头,外部雾化设备将雾化水由雾化毛细孔喷散至揉捻槽内的茶叶上,使茶叶上保 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由于上道杀青工序中,茶叶由于高温干萎而无法展开所造成的揉捻效 果不佳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仰视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立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揉捻仓的立体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揉捻辊,2-安装板,3-转轴,4-揉捻槽,5-雾化毛细孔,6-揉捻槽,7- 摆动臂,8- 底座,9-连接架,10-伸缩气缸,11-立板,12-安装座,13-固定座, 14-拉簧,15-管接头,16- 活动铰座,17-固定铰座,18-空腔。 4 CN 111543514 A 说 明 书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