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基于原位腐蚀的锗外延层缺陷密度检测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电集成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原位腐蚀的锗外延层缺陷密度检测方法,包括在硅片上生长锗外延层;通入HCL气体对硅片表面的锗外延层进行腐蚀,利用缺陷的腐蚀速率差异形成缺陷腐蚀坑;制作适合原子力显微镜样品台尺寸的样品;用原子力显微  全部
背景技术:
现代数据网络和通讯技术要求在集成电路中实现快速的光互联,为此,需要在硅 (Si)基光子集成组件如光源、调制器、探测器的研发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光通讯最佳窗 口---近红外波段,高响应度和高带宽的光电探测器(PDs)是关键。纯的硅(Si)光电探测器 效率低下,不适合在通讯波段(1.3~1.55μm)工作。作为可以与Ⅲ-Ⅴ族半导体材料InGaAs 媲美的锗(Ge),在近红外吸收系数比硅(Si)高得多,因而具有高速高响应度的锗(Ge)光电 探测器在近些年得到各研究结构的重点研究。 然而,由于硅(Si)和锗(Ge)的晶格常数差异(4.18%),失陪位错引起的缺陷造成 Ge光电探测器暗电流较大(有文献报道-1V偏压下达到1μA),这种相当高的暗电流降低了信 噪比,限制了它在低功耗电路中的应用。因此,提高硅基Ge外延生长技术,降低缺陷密度,提 高Ge外延层质量成为硅基光电集成的重要研究课题,而缺陷密度的检测是锗外延生长中非 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检测硅基锗(Ge)外延缺陷密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长完成后,采用 化学试剂进行腐蚀,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计算缺陷密度,这种方法要求的腐蚀试剂配 方、腐蚀时间等条件比较苛刻,同时如果缺陷密度过高,很难在显微镜下计数;另一种方法 是用透射电镜(TEM)测量,其也有制样困难,样品尺寸小,只能检测局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在锗(Ge)外延工艺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工艺产生的缺陷,并进行及时 有效的观测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原位腐蚀的锗外延层缺陷密度检测方法,包括: S1、在硅片上生长锗外延层; S2、通入HCL气体对硅片表面的锗外延层进行腐蚀,利用缺陷的腐蚀速率差异形成 缺陷腐蚀坑; S3、制作适合原子力显微镜样品台尺寸的样品; S4、用原子力显微镜统计外延层表面缺陷腐蚀坑,获得外延层的缺陷密度。 进一步的,锗外延层为是在空白硅衬底上用化学汽相淀积方法生长获得,锗外延 层为20纳米至8000纳米。 进一步的,步骤S2具体包括: 在化学汽相淀积完成锗外延层生长后,将生长室温度调到300~500℃; 通入HCL气体,流量100~800sccm,时间5~10分钟,进行锗外延层表面腐蚀。 本发明与采用化学试剂进行腐蚀的方法相比,不用进行复杂的化学试剂配备以及 试剂的反映条件的严苛程度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与用透射电镜(TEM)测量的现有技术相比, 3 CN 111551762 A 说 明 书 2/3 页 不用将器件剖开,从剖开的截面进行检测;总地来说本发明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测量时间、 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原位腐蚀的锗外延层缺陷密度检测方法流程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