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料集装箱装卸配料槽结构,包括:配料仓(300)、重车电梯(100)和空车电梯(500),配料仓(300)含有上下设置的行车空间(306)和筛选空间(307),行车空间(306)与筛选空间(307)之间设有车辆行走平台(308);重车电梯(100),能够将满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101)提 全部
背景技术:
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减排已经提升到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同等重要的地位。“公转 铁”是落实我国“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的要求,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减排,打赢蓝天保 卫战的必然举措。由于随着社会物流公转铁逐步实施,厂内物流模式正由传统的汽车运输 入厂模式,向集装箱火车运输入厂模式逐步转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集装箱火车入厂卸料且不会污染环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料集装箱装 卸配料槽结构,该散料集装箱装卸配料槽结构能够使企业厂内原料的装卸模式和配料槽的 结构更适应集装箱火车入厂条件,不但达到了社会物流和厂内物流协调顺畅,还减少了原 料在装卸和转运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料集装箱装卸配料槽结构,包括: 配料仓,含有上下设置的行车空间和筛选空间,行车空间和筛选空间均为封闭状 态,行车空间与筛选空间之间设有车辆行走平台,车辆行走平台上设有行车通道和卸料槽 口; 重车电梯,能够将自动引导车和满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提升至车辆行走平台所在 的高度; 空车电梯,能够将自动引导车和空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由车辆行走平台所在的高 度下降至地面。 重车电梯与车辆行走平台的入口端相对应,重车电梯与车辆行走平台的入口端之 间设有重车换轨机构,重车电梯内的自动引导车和满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能够通过重车换 轨机构进入车辆行走平台上。 重车换轨机构含有封闭的第一换轨空间,该第一换轨空间的下端设有重车换轨平 台,重车换轨平台的上表面与车辆行走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重车换轨平台上设 有重车换轨导向磁条。 卸料槽口呈长条形结构,卸料槽口的长度方向与行车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卸料 槽口位于行车通道的两侧。 筛选空间内含有筛选运送机构,该筛选运送机构含有上下设置的卸料斗和振动 筛,振动筛的合格原料出口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称量斗和带式输送机,振动筛的废料出口的 下方设置有废料仓。 沿行车通道的延伸方向,一个所述筛选运送机构含有多个卸料斗和振动筛,卸料 槽口位于卸料斗的正上方,废料仓的下方设有自动引导车和散料自卸集装箱,带式输送机 4 CN 111547520 A 说 明 书 2/6 页 的输送方向与行车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带式输送机的出口端位于配料仓外。 行车空间和筛选空间均含有左右设置的两个独立部分,右侧部分的行车空间含有 两条行车通道和三条卸料槽口,左侧部分的行车空间含有一条行车通道和两条卸料槽口。 左侧部分的筛选空间内含有一个筛选运送机构,右侧部分的筛选空间内也含有一 个筛选运送机构,两个所述筛选运送机构互为镜像。 空车电梯与车辆行走平台的出口端相对应,空车电梯与车辆行走平台的入口端之 间设有空车换轨机构,车辆行走平台上的自动引导车和空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能够通过空 车换轨机构进入空车电梯内。 空车电梯位于空车换轨机构的左右两侧,空车换轨机构含有封闭的第二换轨空 间,该第二换轨空间的下端设有空车换轨平台,空车换轨平台的上表面与车辆行走平台的 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空车换轨平台上设有空车换轨导向磁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散料集装箱装卸配料槽结构能够实现火车集装箱入厂原 料装卸,可免除原料场工艺的装卸转运,直达用户;减少原料在装卸和转运过程造成的环境 污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所述散料集装箱装卸配料槽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重车换轨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配料仓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车辆行走平台的俯视图。 图5是空车换轨平台的俯视图。 100、重车电梯;200、重车换轨机构;300、配料仓;400、空车换轨机构;500、空车电 梯; 101、散料自卸集装箱;102、自动引导车; 201、重车换轨平台;202、重车换轨导向磁条; 301、卸料斗;302、振动筛;303、称量斗;304、带式输送机;305、废料仓;306、行车空 间;307、筛选空间;308、车辆行走平台;309、行车通道;310、卸料槽口; 401、空车换轨平台;402、空车换轨导向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