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在单抛硅片上分别进行溅射;步骤S2:采用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进行靶磁控溅射,所述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能够溅射沉积复合薄膜;步骤S3:计算得到选择性辐射器的每层材  全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了解决能源危机,科研工作 者不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其中热光伏系统是目前一项新兴的能源转化技术,该技术将接 收到的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转换后的热能又可以通过光伏电池转换为电能。其最重要 的部件是放置在太阳和光伏电池之间的吸波-辐射单元。基本原理是吸波-辐射单元的吸波 器将太阳光吸收,从而加热辐射器使其温度上升,然后辐射器辐射高于光伏电池禁带宽度 的光谱,并经过光伏电池的内部p-n结处激发大量电子-空穴对,形成定向流动的光电流,从 而产生电能输出。其中对于常用的锑化镓电池(GaSb),为了保证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和降低热量的损耗,需要在吸波-辐射单元和光伏电池之间添加一个滤波器,滤波器的作用 是让高于光伏电池禁带宽度的光通过其他光反射会辐射器继续加热,合理设计的滤波器可 以有效提高热光伏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然而滤波器的添加势必增加热光伏系统的复杂 度,为了降低系统制造加工成本,光谱选择性辐射器成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光谱选择性 辐射器通过将辐射器的发射光谱限定高于光伏电池的禁带宽度,从而降低热光伏系统的加 工复杂度和成本,解决辐射器的能量耗散问题和光伏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贝叶斯优 化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光谱选择性辐射器的性能优化,得到最优的光谱选择性辐射 器,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及其构造方法对于热光伏系统等应用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专利文献CN107923704B公开了一种热辐射器,在热辐射器和要干燥的实体之间形 成对流气流。这种空气流一方面运走从实体散出的水分,但是另一方面在太靠近时可能使 实体以及热辐射器冷却。该热辐射器在性能上仍然有待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 性辐射器构建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S1:在单抛硅片上分别进行溅射;步骤S2:进行靶磁控溅射;具体溅射过程为: 采用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进行靶磁控溅射(Denton  Multi-target  Magnetic  Control  Sputtering  System),所述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能够溅射沉积Au,SiO2, W,Si,Ti,Ge等及相关复合薄膜。 步骤S3:由贝叶斯优化算法计算得到选择性辐射器的每层材料和层厚参数。 步骤S4:对待测试的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进行测试,获取基于 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 4 CN 111607767 A 说 明 书 2/10 页 所述的选择性辐射器具有耐高温特性和高品质因子。该选择性辐射器主要针对锑 化镓光伏电池,可以应用在热光伏系统和近场热光伏系统等能量转换技术,从而获取基于 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 .1:在370微米厚的3寸单抛硅片上先溅射尺寸为230-250纳米钨;步骤 S1.2:在单抛硅片镀240纳米钨的上层溅射尺寸为45-65纳米的硅;步骤S1.3:在完成步骤 S1.2的基础样品上溅射尺寸为35-55纳米的钨;步骤S1.4:在完成步骤S1.3的基础样品上溅 射尺寸为45-65纳米的硅;步骤S1.5:在完成步骤S1.4的基础样品上溅射尺寸为90-110纳米 的二氧化硅。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采用靶磁控溅射技术构建基于贝叶斯优化的 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步骤S2 .2:采用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Denton  Multi- target  Magnetic  Control  Sputtering  System)进行溅射沉积,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 系统能够溅射沉积Au,SiO2,W,Si,Ti,Ge等及相关复合薄膜;具体的制备原理为:磁控溅射 过程发生在真空镀膜室内,真空室通入溅射气体,一般为氩气(Ar),给阴极靶材加上足够大 的电压,将产生辉光放电和等离子体,产生的带电粒子受洛伦兹力作用运动。溅射气体Ar电 离产生Ar正离子(Ar )和电子(e),Ar 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阴极靶材,并以高能量轰击靶 材表面,将靶材原子溅射出来,最终在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通过传输矩阵法计算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和透射率;(传输矩阵法:就 是用矩阵的形式来描述电磁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在每一层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的运 动规律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一般用来研究周期性分层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包括反射率 和透射率) 步骤S3.2:利用基尔霍夫定律(热辐射定律)得到对应的不同波长下的结构发射 率,即ελ=1-Rλ; 其中,ελ指所述选择性辐射器在相应波长下的发射率,Rλ指所述选择性辐射器在相 应波长下的反射率;基尔霍夫定律(热辐射定律:用于描述物体的发射率与吸收比之间的关 系。在同样的温度下,各种不同物体对相同波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值都 相等,并等于该温度下黑体对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步骤S3.3:建立以品质因子为目标函数的贝叶斯优化算法,通过对不同层的材料 (钨,硅和二氧化硅)和层高的候选结构中进行优化计算; 品质因子定义为: 其中,λpv=1.71μm表示锑化镓光伏电池的带隙波长,λ1=0.5μm表示所述选择性辐 射器关注的最低波长,λ2=5μm表示所述选择性辐射器关注的最大波长,ελ指辐射器在相应 波长下的发射率。Ebλ为在对应温度下的相应波长下的黑体辐射强度,此处温度为1200K。贝 叶斯优化算法:基于贝叶斯统计和决策理论开发的用于机器学习超参数优化方法。 步骤S3.4:通过传输矩阵法和贝叶斯优化算法的结合优化计算,得到最优的选择 性辐射器的每层材料和层厚的参数,对应优化计算得到的最佳品质因子为0.8216,对应的 5 CN 111607767 A 说 明 书 3/10 页 最底层和最高层的每层材料和厚度分别为金属钨240纳米,硅55纳米,金属钨45纳米,硅55 纳米,二氧化硅100纳米。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21: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方式对基于贝叶 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样品的发射率进行测试;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 射器加工制备后,经过高温测试可以达到1200K高温12小时后对性能没有改变。可以发现利 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选择性辐射器样品的发射率与该多层膜复合结构的理论计算 发射率在每个波段下都相差不大,可以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其实验测量的发射率对应的 品质因子高达0.821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构建系统,包括: 模块M1:在单抛硅片上分别进行溅射; 模块M2:进行靶磁控溅射;具体溅射过程为:采用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进 行靶磁控溅射(Denton  Multi-target  Magnetic  Control  Sputtering  System),所述 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能够溅射沉积Au,SiO2,W,Si,Ti,Ge等及相关复合薄膜。 模块M3:由贝叶斯优化算法计算得到选择性辐射器的每层材料和层厚参数。 模块M4:对待测试的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进行测试,获取基于 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 所述的选择性辐射器具有耐高温特性和高品质因子。该选择性辐射器主要针对锑 化镓光伏电池,可以应用在热光伏系统和近场热光伏系统等能量转换技术,从而获取基于 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 优选地,模块M1.1:在370微米厚的3寸单抛硅片上先溅射尺寸为230-250纳米钨; 模块M1.2:在单抛硅片镀240纳米钨的上层溅射尺寸为45-65纳米的硅;模块M1.3:在完成模 块M1.2的基础样品上溅射尺寸为35-55纳米的钨;模块M1.4:在完成模块M1.3的基础样品上 溅射尺寸为45-65纳米的硅;模块M1.5:在完成模块M1.4的基础样品上溅射尺寸为90-110纳 米的二氧化硅。 优选地,所述模块M2包括:模块M2.1:采用靶磁控溅射技术构建基于贝叶斯优化的 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模块M2 .2:采用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Denton  Multi- target  Magnetic  Control  Sputtering  System)进行溅射沉积,Denton多靶磁控溅射镀膜 系统能够溅射沉积Au,SiO2,W,Si,Ti,Ge等及相关复合薄膜;具体的制备原理为:磁控溅射 过程发生在真空镀膜室内,真空室通入溅射气体,一般为氩气(Ar),给阴极靶材加上足够大 的电压,将产生辉光放电和等离子体,产生的带电粒子受洛伦兹力作用运动。溅射气体Ar电 离产生Ar正离子(Ar )和电子(e),Ar 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阴极靶材,并以高能量轰击靶 材表面,将靶材原子溅射出来,最终在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 优选地,所述模块M3包括: 模块M3.1:通过传输矩阵法计算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和透射率;(传输矩阵法:就 是用矩阵的形式来描述电磁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在每一层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的运 动规律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一般用来研究周期性分层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包括反射率 和透射率) 模块M3.2:利用基尔霍夫定律(热辐射定律)得到对应的不同波长下的结构发射 6 CN 111607767 A 说 明 书 4/10 页 率,即ελ=1-Rλ; 其中,ελ指所述选择性辐射器在相应波长下的发射率,Rλ指所述选择性辐射器在相 应波长下的反射率;基尔霍夫定律(热辐射定律:用于描述物体的发射率与吸收比之间的关 系。在同样的温度下,各种不同物体对相同波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值都 相等,并等于该温度下黑体对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模块M3.3:建立以品质因子为目标函数的贝叶斯优化算法,通过对不同层的材料 (钨,硅和二氧化硅)和层高的候选结构中进行优化计算; 品质因子定义为: 其中,λpv=1.71μm表示锑化镓光伏电池的带隙波长,λ1=0.5μm表示所述选择性辐 射器关注的最低波长,λ2=5μm表示所述选择性辐射器关注的最大波长,ελ指辐射器在相应 波长下的发射率。Ebλ为在对应温度下的相应波长下的黑体辐射强度,此处温度为1200K。贝 叶斯优化算法:基于贝叶斯统计和决策理论开发的用于机器学习超参数优化方法。 模块M3.4:通过传输矩阵法和贝叶斯优化算法的结合优化计算,得到最优的选择 性辐射器的每层材料和层厚的参数,对应优化计算得到的最佳品质因子为0.8216,对应的 最底层和最高层的每层材料和厚度分别为金属钨240纳米,硅55纳米,金属钨45纳米,硅55 纳米,二氧化硅100纳米。 优选地,所述模块M4包括: 模块M4.21: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方式对基于贝叶 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样品的发射率进行测试;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 射器加工制备后,经过高温测试可以达到1200K高温12小时后对性能没有改变。可以发现利 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选择性辐射器样品的发射率与该多层膜复合结构的理论计算 发射率在每个波段下都相差不大,可以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其实验测量的发射率对应的 品质因子高达0.82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及其构造方法采用贝叶 斯优化算法计算得到最优的选择性辐射器的材料和层厚参数,不同于传统的采用滤波器的 热光伏系统,该系统结构相对简单; 2、本发明通过选择性辐射器可以减弱热光伏系统的能量耗散,和光伏电池的温度 过高问题。不同于现有的选择性辐射器,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的品质因 子高达0.8216,且可以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一次制备完成,大大降低了制备加工成本; 3、本发明采用硅,二氧化硅,钨等耐高温材料,其溅射得到的非周期性多层膜选择 性辐射器可以匹配热光伏系统的高温工作条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所述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层膜选择性辐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7 CN 111607767 A 说 明 书 5/10 页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性辐射器应用的热光伏系统中的锑化镓光伏电池的外 量子效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选择性辐射器的最佳理想辐射特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选择性辐射器样品的实验测试发射率与计算发射率 的曲线示意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