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


技术摘要:
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属于烟草制品技术领域。所述气溶胶生成体为长圆柱体,气溶胶生成体两端分别为近端和远端,气溶胶生成体包括包装材料、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按照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依次沿轴向对中排列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通过烟草在其中加热而非燃烧的生成气溶胶的系统,例 如在公开号为CN109219360A和CN106163306A的中国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公开的气溶胶生 成系统。此类加热非燃烧的气溶胶生成系统旨在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显著降低大部分已知 的由以往燃烧方式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并由此发展出了带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 体,如图20所示。在使用时,气溶胶生成体200需要插入到相应的电加热器中,通过接触式或 非接触的方式接受来自加热器的能量,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205得到加热,进而生成气溶 胶,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然而,由于气溶胶生成基质205的一端直接裸露,不仅会因气 溶胶生成基质205在受热时产生的气溶胶和液态物质直接进入电加热器,造成电加热器的 污染;而且还会造成对使用者的误导,使其仍然采用点燃的方式使用气溶胶生成体200,造 成不受控制的不良后果。同时,对于接触式加热方式,电加热器的电阻加热元件和气溶胶生 成基质205直接接触,电阻加热元件可能在使用期间被气溶胶生成基质205的材料所污染, 影响电阻加热元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在将气溶胶生成体从电阻加热元件上移除时,气溶胶 生成基质205的材料还会难以避免地随电阻加热元件一起被带出,造成电加热器的污染。 在公开号为CN107205490A的中国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针对已有的气溶胶生成体 在使用时对电加热器造成污染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体式加热元件的气溶胶生成制 品,将电阻加热元件预制于气溶胶生成基质中,使之成为气溶胶生成体的一部分,并通过两 个电极触点和电加热器进行连接,在使用时,既降低了气溶胶生成基质裸露带来的污染,也 降低了电阻加热元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接触所造成的污染,并可同时避免使用者的误操 作。然而,在制造气溶胶生成体时,需要额外增加许多零件和工序,提高了工艺难度和生产 成本;同时在使用气溶胶生成体时,需要对准触点位置插入气溶胶生成体,而且气溶胶生成 体的抽吸阻力也会显著增加,因此使用成本增加,使用难度增大,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经济、有效、便捷地降低气溶胶生成体在使用 时对电加热器造成的污染,并同时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使用方式上的误导,提供一种具备新 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所述气溶胶生成体为长圆柱体,气溶胶生成体两 端分别为近端和远端,气溶胶生成体包括包装材料、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 质,所述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按照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依次沿轴向对中 排列并被包装材料紧密包裹在其内;所述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还包括封闭段;所 述封闭段沿轴向对中设置在气溶胶生成体的远端,封闭段与气溶胶生成基质紧密连接,封 3 CN 111567876 A 说 明 书 2/5 页 闭段也被所述包装材料紧密包裹在其内,封闭段对气溶胶具有过滤功能,具有受到限制的 抽吸阻力以方便空气通过。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 体将原本裸露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封闭起来,在使用时,使用者无法直接点燃气溶胶生成基 质,气溶胶生成基质受热后生成的气溶胶和液态物质无法直接进入电加热器,此外,在将气 溶胶生成体从电阻加热元件上移除时,封闭段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保持作用,同时对附 着在电阻加热元件上的污染物形成拦阻,没有额外增加大量零件,对现有的生产工艺和生 产设备具有极好的适应性,无需对设备进行大规模调整,即可高效快速地进行生产,没有改 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气溶胶生成体的抽吸阻力也没有明显改变,因此相较于已知的将电阻 加热元件预制于气溶胶生成基质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而言,本发明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气溶 胶生成体能更加经济、有效、便捷地降低气溶胶生成体在使用时对电加热器造成的污染,并 同时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使用方式上的误导;进一步地,本发明在更加经济、有效、便捷地降 低气溶胶生成体在使用时对电加热器造成的污染的同时,也能实现对侧流烟气的过滤,降 低气溶胶生成体在使用时的二手烟危害;此外,加上封闭段之后,也可以通过单独往封闭段 添加芯片或者电子标签,实现气溶胶生成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设置了支撑段后的总体结构主剖视 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未设置支撑段的总体结构主剖视 图; 图3为图2的所述气溶胶生成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接触式加热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加热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6为封闭段的空腔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截面图; 图7为封闭段的空腔截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的截面图; 图8为封闭段的空腔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截面图; 图9为封闭段的空腔截面形状为正五边形的截面图; 图10为封闭段的空腔截面形状为五角星形的截面图; 图11为封闭段的空腔截面形状为心形的截面图; 图12为封闭段的空腔截面形状为菱形的截面图; 图13为封闭段由两种不同颜色材料呈同心圆环状制成并且空腔截面形状为圆形 的截面图; 图14为封闭段由两种不同颜色材料呈对开半圆状制成并且空腔截面形状为圆形 的截面图; 图15为封闭段由两种不同颜色材料拼接制成并且空腔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截面图; 图16为封闭段为实心的截面图; 图17为封闭段由两种不同颜色材料呈同心圆环状制成并且为实心的截面图; 图18为封闭段由两种不同颜色材料呈对开半圆状制成并且为实心的截面图; 4 CN 111567876 A 说 明 书 3/5 页 图19为封闭段由两种不同颜色材料拼接制成并且为实心的截面图; 图20为现有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裸露的气溶胶生成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近端101、远端102、气溶胶生成体200、包装材料201、过滤嘴棒202、冷却段203、支 撑段204、气溶胶生成基质205、封闭段206、电阻加热元件207、电加热器208、感应件209、空 腔210、感应线圈211、控制器212、电池213。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