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热交换器支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支架,包括壳体和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隔离件的两侧外壁之间形成两个空腔,所述隔离件两侧的外壳上至少有一侧外壳设有管路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支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隔离  全部
背景技术:
以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类型的一种主要形式。 为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和高效运作,就需要一套热管理交换系统,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对动 力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对于水冷式动力电池而言,热交换器是这一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 部件。 动力电池的热量交换形式分为:1)电池冷却,即在电池温度过高时将电池内的热 量散到电池以外,给电池降温。2)电池加热,即在电池温度过低时,将外部热量导入电池给 电池升温。 对于水冷式动力电池中,实现热量交换的核心部件被称作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 包含互不连通的两个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中流通的是冷却液(例如当前传统燃油车发动机 冷却系统中使用的以水-乙二醇为主体的溶液);另一个通道中流通的是空调用制冷剂(如 R134a,1234yf,二氧化碳等)。 电池冷却的工作原理为:冷却液在流过动力电池的过程中,将电池内多余的热量 带入热交换器中,并在热交换器中将这些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将获得的热量带出热 交换器。 电池加热的工作原理为:制冷剂把通过压缩机回路获得的热量带入热交换器,并 在热交换器中将这些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将获得的热量带入动力电池。 以上系统中包含冷却液回路和制冷剂回路。而这其中,制冷剂回路往往比较简单, 冷却液回路则会因不同的车型/热管理系统设计,而发生变化,或多个冷却液回路并行/复 合。由于水路,导致水管复杂,同时当不同车辆热管理水路系统存在差异的时候,零部件无 法实现通用。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支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隔离 件将空腔分成两个部分,同时通过外壳上管路孔布局随实际需要灵活可变的支架结构,解 决零部件无法实现通用的问题,提高零部件生产效率且更易装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热交换器支架,包括:壳体和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 体的内壁与所述隔离件的两侧外壁之间形成两个空腔,所述隔离件两侧的外壳上至少有一 侧外壳设有管路孔。 可选的,还设有空心连接杆,所述空心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管路孔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管路连接件,所述管路连接件设于所述管路孔的外侧,所述管路连 3 CN 111578768 A 说 明 书 2/4 页 接件用于与外置的管路的管口进行连接。 可选的,还设有管路固定件,所述管路固定件与所述空心连接杆连接,所述管路固 定件用于连接和固定外置的管路。 可选的,所述管路固定件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管路。 可选的,所述固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管路的最大外径。 可选的,所述管路固定件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与所述管路的外壁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隔离件两侧的外壳上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管路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部件和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 支架,所述热管理部件的一侧与所述壳体及所述隔离件密封匹配。 可选的,所述热管理部件的一侧与所述壳体及所述隔离件通过密封垫匹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支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隔离件将 空腔分成两个部分,同时通过外壳上管路孔布局随实际需要灵活可变的支架结构,解决了 零部件无法实现通用的问题,结构更加紧凑、轻便; 2)提升了相关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尺寸精度大大提高,更加易于装配; 3)售后的维护成本低; 4)由于管路孔布局随实际需要灵活可变,利于零部件在不同配置、不同车型及不 同平台之间实现通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支架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 1-壳体,2-隔离件,3-管路连接件,4-管路固定件,5-固定孔,6-支撑槽,7-热管理 部件,8-空心连接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