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交换结构及热水器,该热交换结构包括安装壳体、阻挡件及换热管,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热量通道,所述热量通道包括第一热量出口及热量进口;所述阻挡件固设于所述热量通道的内壁,所述阻挡件设有阻挡部,且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热量通道的输送方向呈第一夹角设 全部
背景技术:
热水器一般包括热交换器、盘管及燃气器,热交换器的功能为吸收燃烧器燃烧释 放的热量,后传递热量至盘管中的流水,实现热量转换作用。其中部分盘管缠绕在热交换器 外壁,其余部分穿过带有热交换器中的翅片,翅片吸收热量然后传递给盘管。 然而,传统的热水器在使用时,对燃烧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利用率不高,致使换热 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热水器在使用时,对燃烧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利用率不高,致 使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热交换结构及热水器,该热交换结构及热水器在使用 时换热效率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热交换结构,包括安装壳体、阻挡件及换热管,所述安装 壳体设有热量通道,所述热量通道包括第一热量出口及热量进口;所述阻挡件固设于所述 热量通道的内壁,所述阻挡件设有阻挡部,且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热量通道的输送方向呈第 一夹角设置形成用于聚集部分热量的热量集中部;部分所述换热管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的 外壁并靠近所述热量集中部设置以与聚集在所述热量集中部的热量换热。 上述热交换结构在使用时,热量可以沿热量进口进入所述热量通道并在热量通道 中传输,由于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热量通道的输送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形成用于聚集部分热 量的热量集中部,且部分所述换热管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并靠近所述热量集中部设 置,因此聚集在热量集中部的该部分热量会与设置于安装壳体外壁的部分换热管进行换 热,以加热该部分换热管内的水,进而充分利用输送至热量通道内的热量,提升了换热效率 和热量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设有供热量穿过的第二热量出口,所述第二热 量出口与所述热量通道连通。如此,位于热量集中部处的热量还可以沿第二热量出口排出, 避免热量集中拥挤在热量集中部,影响热量的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设有换热位,所述换热位靠近所述热 量集中部设置,部分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换热位接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包括安装本体和所述阻挡部,所述安装本体固 设于所述热量通道的内壁,所述安装本体设有第三热量出口,所述第三热量出口设置于所 述热量集中部内以供位于所述热量集中部内的热量沿所述第三热量出口传递至所述换热 位,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安装本体中设有所述第三热量出口的部分呈第二夹角设置以聚集热 3 CN 111595027 A 说 明 书 2/6 页 量。如此,聚集在热量集中部的该部分热量可以通过第三热量出口传递至安装壳体的内壁 进而能够与换热管进行换热,以加热换热管内的水,进而充分利用输送至热量通道内的热 量,提升了换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热交换结构还包括换热件,所述换热件设置于所述热量 通道内;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段及与所述第一段连通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安 装壳体的外壁并靠近所述热量集中部设置以与聚集在所述热量集中部的热量换热,所述第 二段穿过所述安装壳体插设于所述换热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缠绕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交换结构。 在上述热水器在使用时,热量可以沿热量进口进入所述热量通道,在热量通道中 传输,由于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热量通道的输送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形成用于聚集部分热量 的热量集中部,且部分所述换热管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并靠近所述热量集中部设 置,因此聚集在热量集中部的该部分热量会与设置于安装壳体外壁的部分换热管进行换 热,以加热该部分换热管内的水,进而充分利用输送至热量通道内的热量,提升了换热效率 和热量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热水器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换热管 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热水器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热量输送部与所述 热量进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热水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吸风部与所述第一热量 出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热水器还包括格栅,所述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热量出口, 所述格栅设有均与所述热量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 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所述第二通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面积 及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所述风机的吸风部设有吸风腔及与所述吸风腔连通的吸风口,所 述风机通过所述吸风腔罩设于所述格栅,所述吸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及第三通孔的面积之和,且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通孔。如此,吸风口在吸风时,正向面 对的是第二通孔,当第二通孔的面积与第三通孔的面积及第一通孔的面积相等时,那么正 常情况下,第二通孔的出风量是大于第一通孔的出风量和第三通孔的出风量,如此,靠近第 二通孔的热量将会大于靠近第一通孔及靠近第三通孔处的热量,从而造成换热部换热不均 匀,换热效率低;为此,将第二通孔的面积设置为均小于第三通孔的面积及第一通孔的面 积,可以使换热部均匀受热,提升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吸风区、第二吸风区及第三吸 风区,所述第二吸风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风区及第三吸风区之间,所述第二吸风区开设有 所述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区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 吸风区朝向所述第三通孔。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 4 CN 111595027 A 说 明 书 3/6 页 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 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 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中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热水器;100、安装壳体;110、热量通道;112、第一热量出口;114、热量进口; 116、换热位;200、换热件;300、换热管;310、第一段;320、第二段;400、阻挡件;410、阻挡部; 412、第二热量出口;420、安装本体;422、第三热量出口;430、热量集中部;500、进水管;600、 出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