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利用钻孔测量地下水流速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钻孔测量地下水流速装置,其结构包括操控端、显示端、衔接线、测流头、延伸杆、接头端,显示端与操控端为一体化结构,衔接线连接于操控端与接头端之间,其测流头将会通过水的流速进行测量,其延伸杆延伸开,在中导体持续冲力时,其抵边一端面的抵  全部
背景技术:
水位会流经的地方不仅有开放的位置,也有地表下面的流道,暴露于外侧的水位 测量流速较为简单,当需要对地表下的水位进行测量流速是,需要钻出设备能够放入的孔 径,在通过设备的置入对水流进行测量。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钻孔测量地下水流速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 足,比如: 其地表下的水流距离地表面是有一定的深度,在设备测量头延伸至流动的水位内时, 自身的稳定度已经降低,在测量流动的液体时,会有所被冲击,撞击在有限的孔径内受到损 伤。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利用钻孔测量地下水流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其地表下的水流距离地表面是有一定的深度,在设备测量头延 伸至流动的水位内时,自身的稳定度已经降低,在测量流动的液体时,会有所被冲击,撞击 在有限的孔径内受到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利用钻孔测量地下水流速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 达成: 其结构包括操控端、显示端、衔接线、测流头、延伸杆、接头端。 所述显示端与操控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线连接于操控端与接头端之间,所 述接头端内部嵌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接头端的一端与测流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杆包括抵边、中导体、抵球、壳隔角,所述壳隔 角与抵边相贴合,所述抵球安装于中导体外表面,所述抵边呈垂直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抵球 为半球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边包括中囊、撑向角、延角、抵面、软层,所述中 囊嵌入于软层内部,所述软层外表面贴合有抵面,所述延角与撑向角相连接,所述延角为三 角形结构,所述抵面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撑向角包括单摆角、延层、展口,所述单摆角嵌入 于延层内部,所述展口安装两个单摆角之间,所述单摆角设有两个,所述展口呈前后堆叠的 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摆角包括倾向弧、缓口、隔弧,所述倾向弧贴合 于隔弧外表面,所述缓口与隔弧相连接,所述倾向弧为扇形结构,所述缓口呈一端弧形,另 一端为尖角状。 3 CN 111579808 A 说 明 书 2/4 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球包括隔体、匀力角、凹口,所述匀力角与隔体 贴合间隔分布,所述凹口与隔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匀力角设有六个,所述凹口为半球型结 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力角包括延体、顶头、缓球,所述顶头与延体相 贴合,所述缓球嵌入于延体内部,所述顶头为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球包括外软环、开撑芯、压弧条,所述开撑芯嵌 入于外软环内部,所述外软环与压弧条相连接,所述外软环呈圆环形结构,所述压弧条为弧 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其测流头将会通过水的流速进行测量,其延伸杆延伸开,在中导体持续冲力时,其抵 边一端面的抵面将会承受外抵触力,内部面比外侧的大,形成受力面并且聚集分散的作用, 在延层对单摆角施力时,其隔弧与倾向弧将会引导力往外凹扯,引导外层抵力的方向,中端 的抵面受力时,内部的中囊将会支撑开缓冲力,能够在设备受水流冲击时,对其冲击的力进 行释放缓冲,从而将其抵住,推回原位。 2.在中导体受力时,最先承受外力的是匀分开的隔体与匀力角,单面受力时,将往 另一侧进行释放,让延体往顶头上施展缓冲力,在超过支撑力时,开撑芯与压弧条的配合来 缓冲顶头的硬力,能够在水流力还不大时,内部对其进行防护缓冲,不会抵触到外层起到大 反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利用钻孔测量地下水流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延伸杆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抵边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撑向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单摆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抵球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匀力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缓球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控端-1、显示端-2、衔接线-3、测流头-4、延伸杆-5、接头端-6、抵边-w1、中 导体-w2、抵球-w3、壳隔角-w4、中囊-s01、撑向角-s02、延角-s03、抵面-s04、软层-s05、单摆 角-001、延层-002、展口-003、倾向弧-e11、缓口-e22、隔弧-e33、隔体-x01、匀力角-x02、凹 口-x03、延体-g1、顶头-g2、缓球-g3、外软环-m01、开撑芯-m02、压弧条-m03。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