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耐腐蚀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耐腐蚀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板栅,包括容置待测板栅的电解槽、设于电解槽内的待测板栅、设于待测板栅两侧的电极板栅、设于电极板栅与待测板栅之间的隔板、自待测板栅的极耳处接出的第一引  全部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作为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电动车用电池,市场占有率极高,其价格低 廉、安全性能佳、性价比高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 用于电动自行车上的铅酸蓄电池,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各个电池生产厂家都 致力于提高自己产品的使用寿命。目前,影响铅酸蓄电池产品使用寿命性能的主要因素就 是板栅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尤其在有应力的情况下的腐蚀更会严重。当正极板在电池充放 电过程中,铅膏体积会发生收缩与膨胀的交替变化,由于电池采用紧装配的模式,所以铅膏 体积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在板栅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正板栅在发生腐蚀的同时又受到了应 力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的腐蚀,正板栅如果出现断裂的情况,就会导致铅酸蓄电池性能的 衰落,最终导致整个电池组的寿命终止。 目前行业内还没有针对板栅在有应力作用下进行腐蚀性能检测的装置和方法,用 于筛选较好的正板栅合金配方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合 金耐腐蚀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其能够有效测试板栅在有应力条件下的腐蚀情况,以便于 筛选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板栅合金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耐腐蚀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板栅,包括容置待测板 栅的电解槽、设于待测板栅两侧的电极板栅、设于电极板栅与待测板栅之间的隔板、自待测 板栅的极耳处接出的第一引线、自两个电极板栅的极耳处并联接出的第二引线、与第一引 线和第二引线电连接的充放电机、设于待测板栅侧边的均力线和均力杆、连接均力杆的拉 绳、通过导轮组件连接拉绳的重物。 本发明通过均力线、均力杆、拉绳、导轮组件和重物来模拟板栅在使用过程中的应 力环境,从而有效测试板栅在有应力条件下的腐蚀情况,以筛选耐腐蚀性较好的板栅合金 配方。其中,均力线意为使板栅同一侧边上各部位受力均匀的线;均力杆意为使均力线各部 位受力均匀的杆,用于衔接均力线与拉绳;而重物在导轮组件对于拉绳的导向作用下,将其 竖直方向的重力转化为垂直于板栅侧边方向的拉力,该拉力长时间稳定有效,且无需能耗。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均力线为均匀绕于所述待测板栅及均力杆上的线。所述均 力线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要保证拉绳与板栅侧边垂直,即可使均力线和均力杆有效工 作。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待测板栅相对侧的均力杆所连接的拉绳通过所述导轮组件 3 CN 111579474 A 说 明 书 2/4 页 连接至同一重物。为了确保板栅相对的侧边受力均衡,以及简化整个测试装置,可通过导轮 组件的导向作用,将相对侧的拉绳连接至同一重物。 作为本发明优选,连接沿所述待测板栅长度方向的均力杆的重物重量为所述待测 板栅长度方向上的边框和筋条重量之和的20-30倍。相较于宽度方向的板栅侧边强度较低, 重物重量相应较低。 作为本发明优选,连接沿所述待测板栅宽度方向的均力杆的重物重量为所述待测 板栅宽度方向上的边框和筋条重量之和的30-50倍。相较于长度方向的板栅侧边强度较高, 重物重量相应较高。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均力杆上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两根拉绳。两根拉绳更能保证 施加给均力杆的力分布均衡。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外均设有耐腐蚀层。避免测试过程中 引线被腐蚀。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隔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待测板栅的长度和宽度。以 使隔板完全覆盖待测板栅,避免待测板栅与电极板栅接触而短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一 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耐腐蚀性能测试装置,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1,对所述待测板栅和第一引线进行整体称重,并测量待测板栅的尺寸; 步骤2,启动所述充放电机,对所述待测板栅持续放电; 步骤3,放电结束后,使用糖碱溶液清洗待测板栅上的腐蚀产物,然后再次对待测板栅 和第一引线进行整体称重,计算待测板栅的腐蚀失重率;并再次测量待测板栅的尺寸,计算 待测板栅的变形率。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电解槽内的电解液采用密度为1.1-1 .4g/cm3的硫酸溶液, 所述充放电机放电的电流为1-5A,放电时间为120-216h。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能够有效测试不同合金配方的板栅在有应力条件下的腐蚀情况,以便于筛选耐腐蚀 性能较好的板栅合金配方。 2、整个测试装置的结构简单,测试方便,测试结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极群结构示意图。 1-电解槽;2-待测板栅;3-电极板栅;4-隔板;5-第一引线;6-第二引线;7-均力线; 8-均力杆;9-拉绳;10-重物;11-夹板;12-螺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