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邻有建筑物的基坑的施工工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既有建筑物基础加工施工:a1、测量定位既有建筑物基础;a2、既有建筑物基础的外部土层向下开挖侧向通道,至侧向通道底面低于既有建筑物基础底面;a3、在侧向通道底面的底部向既有建 全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在城市密集地区大量兴建 各类建筑以及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铁、地下交通枢纽、人防设施等地下工程,基坑工程随 处可见。在城市建筑密集地区,基坑工程常常紧邻周边既有建筑物。导致基坑在施工过程中 常出现没有足够放坡距离的情况,此时如若缩短放坡距离将直接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造成 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邻有建筑物的基坑的施工工艺,其目的在于顺利在既 有建筑物的附近进行基坑施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相邻有建筑物的基坑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既有建筑物基础加工施工: a1、测量定位既有建筑物基础; a2、下挖侧向通道,从相邻既有建筑物基础的外部土层向下开挖侧向通道,至所述侧向 通道底面低于既有建筑物基础底面; a3、下挖支撑孔,在所述侧向通道底面的底部向既有建筑物基础下方进行水平扩孔,并 在所述侧向通道底端扩孔至既有建筑物基础下方后竖直向下深挖,形成支撑孔; a4、灌注加固桩,在支撑孔内壁上绑扎钢筋笼并向支撑孔内灌注砼形成加固桩; 步骤B、基坑施工,在建筑物外侧进行基坑开挖与基坑侧壁加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既有建筑物基础位置后,通过挖掘通道至既有建 筑物基础的正下方形成支撑孔,并在支撑孔内通过浇筑形成加固桩,进而利用加固桩对既 有建筑物进行支撑受力,从而既有建筑物地表与较浅的土层所受到的压力较小,此时,可使 基坑在施工时所需要的放坡距离得到有效降低,进而最终实现在既有建筑物附近进行基坑 施工。 进一步设置为:步骤B又包括以下步骤: b1、地表土方开挖; b2、喷射底层砼,对开挖后的边坡进行喷射混凝土; b3、对边坡进行锚杆、土钉、挂网施工; b4、喷射面层通,向设置锚杆、挂网后的边坡进行喷射混凝土。 进一步设置为:基坑施工时,对土层进行逐渐向下的多层土方分层依次进行,每层 土方施工时重复步骤B。 3 CN 111549784 A 说 明 书 2/4 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每层土方均得到有效加固后再开 始下一层的开挖,使得整体基坑开挖过程安全稳定,避免由于单次开挖深度过大而致使地 表土层坍塌,进一步保障在既有建筑物附近进行基坑的稳定施工。 进一步设置为:每层土方开挖时,土方的坡壁表面留出厚10~20cm土层由人工进行 坡度修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最终的坡壁可在人工修整下十分规整,进而在后续 喷射混凝土时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每层土方开挖后,坡壁上喷射薄壁混凝土前,在土方的坡壁上等距 离间隔垂直打入钢筋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钢筋段使在向坡壁上喷射混凝土时可更加直观的判 断混凝土的厚度,进而使得混凝土喷射的厚度更加一致,使基坑边坡水平更高。 进一步设置为:土方开挖前,对基坑坡顶3m范围内地面喷射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 并在距基坑坡肩1m处开设排水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基坑附近的地面进行硬化,提升附近地面强度的同时, 在其上所开设的排水沟可将地表水或雨水进行收集,防止后续流入基坑内,同时基坑内的 渗水也可向上抽送至排水沟内进行快速排水。 进一步设置为:所喷射的混凝土为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面层厚80-100mm,喷射 混凝土水灰比为0.40~0.45,砂率为45%~50%,水泥与砂石重量比为1: 4.5。喷射混凝土 所用水泥为32.5级水泥,喷射混凝土内粗内料最大料径不超过15mm。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孔底端直径大于其上方直径,所述加固柱底端呈适配所 述支撑孔底端的扩大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最终在支撑孔内浇筑而成的加固柱底端可在既有建 筑物基础下方的土层内更加稳定,进而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有效支撑加固,使得既有建筑物 附近基坑开挖时具有充分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开挖的侧向通道以及支撑孔在既有建筑物基础的下方实现浇筑加固柱对既有 建筑物进行支撑,进而有效降低既有建筑物地面土层的压力,实现减小基坑开挖时的放坡 距离,使得基坑可顺利进行施工的同时无需过多支护结构; (2)基坑施工过程中分层施工加固,保障整体基坑在施工中的稳定性; (3)利用预留土层人工修整、插设钢筋段、加固硬化基坑附近地面使基坑在施工过程中 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规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步骤A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步骤B的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侧向通道;2、支撑孔;3、加固桩;4、排水沟;5、既有建筑物。 4 CN 111549784 A 说 明 书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