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冷却装置及计算机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及计算机,所述冷却装置用于辅助计算机的风扇冷却组件降温,包括半导体辅助冷却组件以及温度传感器,半导体辅助冷却组件包括制热片和制冷片,所述制冷片设置于第一载体上,所述第一载体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冷却进风道上,所述制热片设置于第二载  全部
背景技术:
因为电子元器件尤其是微处理器需要大量的发热,现有的计算机都配置有散热机 构,最为常见的为风扇冷却组件,一般而言,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和硬盘都配置有一个风扇冷 却组件。 由于风扇冷却组件依靠风流带走热量,其散热能力有限,而计算机的各类元器件 由于体积越来越小,运算能力越来越高,其散热量迅速增加,目前,对于高性能的计算机,风 扇冷却组件已经难以满足散热需求了,现有技术的有使用绝缘液体直接进行冷却的,如授 权公告号为CN106413338B,名称为《一种用于计算机及数据中心散热的工质接触式冷却系 统》的发明专利,其提供就是通过液体冷却介质直接喷淋发热部件的散热方法;也有使用液 体循环冷却系统辅助散热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228495B,名称为《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冷 却系统》的发明专利,其提供一个液体循环换热系统来辅助散热,液体循环散热系统包括贮 液室、热交换器、泵、散热装饰以及连接管道。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无论是绝缘的液体冷却介质直接喷淋,还是附加液体 循环冷却系统,都部件复杂且引入液体,不仅成本较高,且占据了较大的体积,维护也较为 不便,这使得个人计算机难以采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计算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 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冷却装置,其用于辅助计算机的风扇冷却组件降温,包括: 半导体辅助冷却组件,包括制热片和制冷片,所述制冷片设置于第一载体上,所述 第一载体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冷却进风道上,所述制热片设置于第二载体上,所述第二载体 设置于计算机的机箱的排风口上; 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辅助冷却组件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半 导体辅助冷却组件接受计算机的控制。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所述制冷片用于贴合于所述计算机的PCB板上。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所述第一载体为进风通道件,所述进风通道件包括第一 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对接于所述机箱的进风口上,所述制冷片嵌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上。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所述第一筒体对接于所述机箱的外壁或者内壁上。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所述第一筒体内形成一扁平状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 道对接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通道的两个宽壁上各嵌有一个所述制冷片。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 3 CN 111587035 A 说 明 书 2/5 页 内侧,其用于向所述计算机的机箱的内部输气。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所述第二载体还包括用于制热件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 散热组件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对接于所述排风口上,所述制热片固接于所述第二 筒体的内壁上。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所述第二筒体内形成一扁平状的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 道对接所述排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两个宽壁上各嵌有一个所述制热片。 上述的计算机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 内侧,其用于从所述计算机的机箱的内部抽气。 一种计算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风扇冷却组件,所述机箱上设置有上述 的计算机冷却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冷却装置,半导体辅助冷却组件占据的 体积较小,制冷效率高,且便于维护,较为适配个人计算机。 由于上述计算机冷却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计算机冷却装置的计算机也 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冷却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载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载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载体的进风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载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载体的内部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容纳机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容纳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箱;2、制冷片;3、制热片;4、第一载体;4.1、第一基板;4.2、第一筒体;4.21、第 一扁平部;4.22、第一圆筒部;5、第二载体;5.1、第二基板;5.2、第二筒体;5.21、第二扁平 部;5.22、第二圆筒部;6、温度传感器;7、隔热粘结件;8、第二风扇;9、传导件;9.1、传导滤 网;10、保温层;11、蒸发板;11.1、蒸发槽;12、集聚槽;13、输送管道;14、排风口;15、进风口; 16、容纳空间;17、凹槽;18、横向收集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