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膜型鱼饵,该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对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本发明提供的包膜型鱼饵,入水不易融化,避 全部
背景技术:
钓鱼自古以来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休闲活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步成为 一种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的体育活动,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在钓鱼的时候,一 般会先“打窝”。“打窝”是指在钓鱼过程中,在某处水域投放饵料,用来集中鱼群,方便垂钓。 目前渔具店常见的商品饵大多为粉状饵,使用时用水稍加搅拌即可使用。粉状饵由于其质 地松软,入水后雾化较大,比较适用于家养塘的台钓竞技钓法,现有的用于打窝的粉状诱饵 基本不适合野钓中的打窝,其入水即化,到了底部化开并很快被冲走。另外,由于野钓的水 下情况较为复杂,小杂鱼较多,争食情况比较严重,导致目标鱼很难上钩。为了改变粉状商 品饵的结构形态和控制雾化程度以及粉状商品饵的硬度,通常都是在粉状饵中添加拉丝粉 或者面粉,但是却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质地松软的特性,下水后几分钟经过水浸泡后 饵料依然会散开。仅能够稍微延长被小杂鱼抢食的时间,导致目标鱼很难上钩。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适合野钓的打窝诱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野钓的打窝诱饵,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制备鱼饵核心料 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 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 (2)包膜 对步骤(1)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5-20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更 优选地,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8-15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还包括:高度白酒10-20重量份(更优选为15重量 份);最优选地所述高度白酒的度数为42-62度。 优选地,步骤(2)中,包括步骤: (a)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20%(w/w); (b)将所述鱼饵核心料沥干后加入步骤(a)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 (c)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b)处理后的所述鱼饵核心料加入CaCl2溶液中钙化,从 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 3 CN 111567488 A 说 明 书 2/3 页 更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10%(w/w)。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还包括1-5%(v/v)的芝麻油。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鱼饵核心料和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2-5:1-2;更优 选地体积比为:2-3:1。 优选地,步骤(c)中,CaCl2溶液的浓度为0.5%-5%(w/w);更优选地,CaCl2溶液的 浓度为1%-3%(w/w)。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c),将所述包膜型鱼饵置于保存液中保存,所述保存 液为0.05%-0.1%(w/w)的CaCl2溶液,pH为5.5-6.5。在保存液中保存能够显著延长包膜型 鱼饵的存放时间(在清水或无水条件下保存,包膜易破裂,无法长时间保存),使得包膜长时 间保持完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膜型鱼饵,所述包膜型鱼饵通过本发明第一方面 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包膜型鱼饵,入水不易融化,避免了小杂鱼 的争食,且能够持续散发香味,能吸引到大量的鱼群,极大的增加了鱼儿上钩的概率。本发 明人在实验中发现,浸泡后的小麦粒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非常容易粘连,导致后续包膜 后很难获得颗粒分散的包膜型鱼饵,经过不断尝试改进和实验,发现在海藻酸钠溶液中加 入特定量的芝麻油即可显著降低粘连,经过进一步地调整小麦粒和海藻酸钠溶液的比例以 及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最终成功解决了粘连的问题,能够制得颗粒分散的包膜型鱼饵。而 且加入的芝麻油可以起到诱鱼的效果。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 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 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膜型鱼饵,该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对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本发明提供的包膜型鱼饵,入水不易融化,避 全部
背景技术:
钓鱼自古以来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休闲活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步成为 一种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的体育活动,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在钓鱼的时候,一 般会先“打窝”。“打窝”是指在钓鱼过程中,在某处水域投放饵料,用来集中鱼群,方便垂钓。 目前渔具店常见的商品饵大多为粉状饵,使用时用水稍加搅拌即可使用。粉状饵由于其质 地松软,入水后雾化较大,比较适用于家养塘的台钓竞技钓法,现有的用于打窝的粉状诱饵 基本不适合野钓中的打窝,其入水即化,到了底部化开并很快被冲走。另外,由于野钓的水 下情况较为复杂,小杂鱼较多,争食情况比较严重,导致目标鱼很难上钩。为了改变粉状商 品饵的结构形态和控制雾化程度以及粉状商品饵的硬度,通常都是在粉状饵中添加拉丝粉 或者面粉,但是却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质地松软的特性,下水后几分钟经过水浸泡后 饵料依然会散开。仅能够稍微延长被小杂鱼抢食的时间,导致目标鱼很难上钩。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适合野钓的打窝诱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野钓的打窝诱饵,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制备鱼饵核心料 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 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 (2)包膜 对步骤(1)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5-20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更 优选地,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8-15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还包括:高度白酒10-20重量份(更优选为15重量 份);最优选地所述高度白酒的度数为42-62度。 优选地,步骤(2)中,包括步骤: (a)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20%(w/w); (b)将所述鱼饵核心料沥干后加入步骤(a)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 (c)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b)处理后的所述鱼饵核心料加入CaCl2溶液中钙化,从 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 3 CN 111567488 A 说 明 书 2/3 页 更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10%(w/w)。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还包括1-5%(v/v)的芝麻油。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鱼饵核心料和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2-5:1-2;更优 选地体积比为:2-3:1。 优选地,步骤(c)中,CaCl2溶液的浓度为0.5%-5%(w/w);更优选地,CaCl2溶液的 浓度为1%-3%(w/w)。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c),将所述包膜型鱼饵置于保存液中保存,所述保存 液为0.05%-0.1%(w/w)的CaCl2溶液,pH为5.5-6.5。在保存液中保存能够显著延长包膜型 鱼饵的存放时间(在清水或无水条件下保存,包膜易破裂,无法长时间保存),使得包膜长时 间保持完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膜型鱼饵,所述包膜型鱼饵通过本发明第一方面 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包膜型鱼饵,入水不易融化,避免了小杂鱼 的争食,且能够持续散发香味,能吸引到大量的鱼群,极大的增加了鱼儿上钩的概率。本发 明人在实验中发现,浸泡后的小麦粒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非常容易粘连,导致后续包膜 后很难获得颗粒分散的包膜型鱼饵,经过不断尝试改进和实验,发现在海藻酸钠溶液中加 入特定量的芝麻油即可显著降低粘连,经过进一步地调整小麦粒和海藻酸钠溶液的比例以 及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最终成功解决了粘连的问题,能够制得颗粒分散的包膜型鱼饵。而 且加入的芝麻油可以起到诱鱼的效果。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 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 此不再一一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