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康复理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外线理疗仪,包括脚架、支柱、下支臂、上支臂和灯头总成,支柱可调节高度并固定,支柱的底端与脚架固定,支柱的顶端与下支臂铰接,支柱的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连接有电源线,下支臂的自由端与上支臂的一端铰接并通过支 全部
背景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在电磁波谱中它的波长为760nm~15μm,用红外线治疗疾 病的疗法为红外线疗法。目前医疗用红外线分为两段,即短波红外线(亦称近红外线,波长 760nm~1.5μm)和长波红外线(亦称远红外线,波长1.5μm~15μm)。 红外线的波长长,光量子能量低,作用于组织后只能引起分子转动,不能引起电子 激发,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为热效应而无光化学效应。红外线照射时,皮肤及表皮下组织将 吸收的红外线能量转变成热,热效应是红外线治疗产品的主要作用机理。热效应产生的治 疗作用为: 1 .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代谢加强;加快局部 渗出物吸收,促进肿胀的消退。 2.使骨骼肌的肌张力降低,胃肠平滑肌松弛,缓解肌痉挛。 3.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同时血液循环的改善、缺血缺氧的好转、渗出 物的吸收、肿胀的消退、痉挛的缓解等综合因素可达到镇痛的治疗作用。 4.使局部温度升高,利于水分蒸发,促进渗出性病变表层组织干燥、结痂。 理疗灯之所以能用来治疗疾病就是其中的电磁波在影响,电磁波是大自然的产 物,理疗灯中电磁波的医疗作用为:电磁波是在所有太阳光中最能够深化皮肤和皮下组织 的一种射线。由于理疗灯中电磁波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生命光波”进入体 内之后,便会致使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一起吸收,分子之间抵触生热构成热 反应,推动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展,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根除血管囤积物及 体内有害物质,将曲折移风易俗的阻碍根除,从头使组织复生,推动酵素生成,抵达活化组 织细胞、避免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所以理疗灯中电磁波关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阻碍 致使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效果。 然而,现有的理疗灯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辐射距离不宜过近,否则容易发生皮 肤灼伤(如发红或起水泡)或误触辐射头而被烫伤,也不宜距离过远。红外线理疗灯的危害 有: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遭到电磁波辐射后彼此抵触,致使机体升温,温度 过高,会影响到身体一些组织和器官的正常作业。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细微 的电磁场,它们是安稳和有序的,一旦遭到外界强电磁波的搅扰,处于平衡情况的细微电磁 场发生失衡,人体正常循环机能会遭到影响。累积效应:当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人体的损伤 没有修正,若再次遭到强电磁波辐射损伤,其损伤程度就会发生累积。 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灯罩红外线理疗灯,申请号为201810564881.8,包括 支撑组件和照射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支撑块、支撑杆和扣环,所述底座与所述支 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支撑块的上侧,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 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底座的上侧,所述扣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设置有两种不 4 CN 111569273 A 说 明 书 2/6 页 同形状的灯罩,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第一灯罩便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使用,第二灯罩便于面 积较小的部位使用,在灯座上开设了固定槽,在灯罩上开设了螺纹,使其具有滑动性和连接 性,使用时便于拆卸和安装,利于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之间的交替使用,在支撑杆的外壁加 设了扣环,便于电线的固定,防止使用时缠绕。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量子远红外共振理疗灯,申请号为201910253654.8, 包括灯头、底座、支撑杆和伸缩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调控器,调控器的上端通过伸缩杆 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的内胆由内罩、灯管、石墨烯涂层板和防护罩组成,本发明采用以无 序聚合体、晶态、氧化物和单质元素物质形态存在的石墨烯材料涂层,在灯管的照射下能产 生波长6-15μm的远红外波,强度25-35mw/cm2分布的电磁波;在量子调控作用下,远红外光 波被量子化,产生每秒达到上亿次的量子谐振波,并促使量子谐振相互融合,达到振散、脱 落人体内部的毒垢,促进血液循环并通过人体正常代谢系统将毒素毒垢排出体外;能够将 人体内的循环系统功能矫正并平衡气血,改善生命体质量,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现有的理疗灯结构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1.治疗灯头是固定的,导致照射面无法调节角度,因而照射时间较长,理疗仪耗电 量较大; 2.器械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接触危害,包括导致皮肤与枯膜刺激。化学成 分在与生物组织接触时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引发红斑或焦痴。如何控制治疗灯头 内的元素辐射板释放的元素,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3.现有理疗灯的发热板需要事先预热十多分钟,非常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红外线理疗仪,可以根据需 要旋转加热器,调节照射面的角度;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元素辐射板,从而释放所需要的元 素;不仅如此,还可以实现快速升温,节省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红外线理疗仪的操作方 法,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红外线理疗仪,包括脚架、支柱、下支臂、上支臂和灯头总成,所述的支柱可调节高 度并固定,所述支柱的底端与脚架固定,所述支柱的顶端与下支臂铰接,所述支柱的上部安 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连接有电源线,所述下支臂的自由端与上支臂的一端铰接 并通过支臂调节组件固定,所述上支臂的自由端与灯头总成固定,所述的灯头总成由控制 面板控制; 所述的灯头总成包括防烫灯罩、防烫压板、辐射板组件、镀铜聚能罩面板、加热器 和镀铜聚能罩底板; 所述的辐射板组件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的防烫灯罩通过防烫压板与辐射板组件 的内圈固接,所述辐射板组件的底部外圈与镀铜聚能罩面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加热器设置于镀铜聚能罩面板的内腔中,所述的镀铜聚能罩面板和镀铜聚 能罩底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连接有十根连接杆,十根所述的连接杆沿径向均 匀分布,相邻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云母隔热板,其中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可 5 CN 111569273 A 说 明 书 3/6 页 拆卸安装有一块辐射单板,所述的辐射单板位于云母隔热板朝向防烫灯罩的一面外侧。 进一步,所述外圈的内缘和内圈的外缘均设有台阶,所述连接杆的两侧面也设有 台阶,从而使相邻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一个扇形安装台。 进一步,还包括微型电机和微型舵机,所述的微型电机与上支臂的自由端固定,所 述微型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末端与微型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微型舵机中U形铰接部的外底 面与灯头总成固定,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型电机和微型舵机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镀铜聚能罩底板开设有安装窗口,所述的安装窗口处可拆卸安装 有镀铜聚能罩盖板。 进一步,所述的镀铜聚能罩盖板通过螺母和螺帽与镀铜聚能罩底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脚架的四只脚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中采用六根OCr25A15高电阻电热合金丝。 进一步,六根所述的OCr25A15高电阻电热合金丝均竖立设置且呈圈状均匀分布。 上述红外线理疗仪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元素需求,选择所述的辐射单板并安装灯头总成; 步骤二:调节所述支柱的高度并固定; 步骤三:调节所述下支臂和上支臂的角度,使所述灯头总成的位置适宜; 步骤四:通过所述的控制面板使加热器升温,即可进行理疗; 步骤五:当需要调节照射面的角度时,通过操作所述的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 输出控制信号给微型电机和微型舵机,先让所述微型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旋转带动微型舵机 旋转至需要的角度,然后让所述微型舵机中的U形铰接部旋转带动灯头总成旋转至需要的 角度,即可调节照射面的角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红外线理疗仪,当需要调节照射面的角度时,通过操作所述的控制面 板,所述的控制面板输出控制信号给微型电机和微型舵机,先让所述微型电机的动力输出 轴旋转带动微型舵机旋转至需要的角度,然后让所述微型舵机中的U形铰接部旋转带动灯 头总成旋转至需要的角度,即可调节照射面的角度,可以缩短照射时间,降低理疗仪耗电 量; 2.本发明的红外线理疗仪,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元素辐射板,从而释放所需要的元 素,有效控制灯头总成内的元素辐射板释放的元素; 3 .本发明的红外线理疗仪,通过改进灯头总成,灯头总成包括防烫灯罩、防烫压 板、辐射板组件、镀铜聚能罩面板、加热器和镀铜聚能罩底板;辐射板组件包括外圈和内圈, 防烫灯罩通过防烫压板与辐射板组件的内圈固接,辐射板组件的底部外圈与镀铜聚能罩面 板可拆卸连接;加热器设置于镀铜聚能罩面板的内腔中,镀铜聚能罩面板和镀铜聚能罩底 板可拆卸连接,来减少预热的时间,实现快速升温,节省时间; 4.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的操作方法,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中灯头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 CN 111569273 A 说 明 书 4/6 页 图3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中灯头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中灯头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中辐射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中灯头总成的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中灯头总成的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红外线理疗仪实施例中微型电机和微型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