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七味中药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处方药材(除薄荷脑)用水或含水乙醇提取,提取溶液浓缩,制成药材提取液浓缩成浓缩液或浸膏,浓缩液可加 全部
背景技术:
各种治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细菌性肺炎、扁桃体炎、结 核病、各种伤口感染等,是严重危害人类的治病因素。自上世纪人们发现磺胺类、青霉素类、 四环素族类,等抗菌药(‘抗生素’)以来,成千上万种抗生素被发现并投入临床使用,对控制 各种病菌引起的疾病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和控制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特别是 不合理使用,多种耐药性致病细菌出现,如一些多种抗生素无法杀灭的‘超级细菌’,对人类 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竟然到了医学专家惊呼‘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甚至成为2016年9月 20国集团峰会的讨论议题之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使用国,年产抗生素原料药约21万吨,每年人 均消费抗生素量为138g,是美国人均水平的10倍多。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数 字显示,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达8万人。我国来自医院的统 计数据显示,门诊感冒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达到75%,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更是达到95%。 即便术后,仍有超过93%的人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抗生素 综合使用率达到70%以上,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院内使用率,所产生的费用占 所有药费的比例可达四成,已经到了严重滥用的程度。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抗生素院内使 用率仅有不到25%。考虑到我国抗生素滥用难以遏制的现状,卫生部要求抗生素的使用率 不超过50%,实际上这一目标也远未能实现。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超过80%,且 多半为多种抗生素联用,其中三分之一为预防性用药。目前抗生素在我国销售量、使用量列 居世界之首,且每年销售和使用居前五位的均是抗生素,而在我国,在使用抗生素的人群 中,绝大多数均属于滥用抗生素,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不到20%。这些数据均已表 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有关管 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在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了一定的进步。目前,医院对 抗生素的使用已有比较严格的控制措施,输液治疗,特别是抗生素的输液治疗在临床门诊 已被禁止。在此背景下,发掘更有效,更安全,且对病菌不产生或少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 是一项更加紧迫的任务。 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 也有非常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朴素的理论系统。中医一般认为,病菌引起的疾病多为外 邪入侵致使机体阴阳失衡,热湿聚集,毒邪攻身所致。发掘创造了数量庞大的中药、民族药 单方、复方方剂,如单味的金银花、连翘、黄连,等;复方的银翘解毒散、五味消毒饮、黄连解 毒汤、连花清瘟胶囊,等。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很多中药单方药材和 复方方剂,不仅对病菌有直接的杀灭或抑制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调节人体免 疫机能加快疾病的康复。本发明就是在总结传统经典方剂和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科学 3 CN 111588759 A 说 明 书 2/9 页 组方,采用现代技术加工制备而成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并可 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七味组 成。方中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 效。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等。山银花(在南方地区一直当金银 花入药),味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 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 肿疮疡,毒蛇咬伤。在本发明方剂中,黄芩、山银花、穿心莲三味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疏散风 热,共为君药。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疔疮痈肿,目赤 肿痛,头痛眩晕。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野菊花、蒲公英两 味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加强方剂的清热解毒功能。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 三焦经。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 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薄荷脑味辛,性凉。有疏风清热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 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栀子、薄荷脑二味疏风散热,清热凉血共为佐药使 药,调和诸药,导引诸药通达肺腑经络。综上所述,全方紧扣中医温病病机,科学配伍,标本 兼治,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凉血消肿之功效。 本发明的药物含有(重量比例):黄芩2~15,山银花5~20,穿心莲3~12,野菊花6 ~20,蒲公英,6~20,栀子3~15,薄荷脑0.01~0.20。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I:处方药材饮片加水没过药材饮片煮沸提取两次,首次30分钟、二次15分钟, 提取液滤过,放冷,将处方量薄荷脑研碎或用少量高度白酒溶解后加入上述提取药液中,直 接服用或封装,冷藏保存,使用前温热服用。 方法II: 黄芩、穿心莲先采用30%~95%乙醇提取(提取方式可以是浸泡、渗漉、回流,等, 但不限于前述方式),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乙醇提取过的黄芩、穿心莲药渣与山 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栀子一起加水提取(提取方法可以是煮沸、回流、微波萃取,等,但不 限于前述方法)。水煮提取液蒸发浓缩后加入80%浓度以上的乙醇,调节溶液含醇量达到 60%~70%,静置,收集上清液,回收乙醇后蒸发浓缩成浸膏后与上述乙醇提取浸膏充分混 合均匀,进一步蒸发浓缩,干燥,既得。 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可添加适当药用辅料,如蔗 糖、糊精、淀粉、甘油、乙醇等,制备成各种适宜使用的固体制剂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和 液体制剂如:汤剂、酒剂、糖浆剂、混悬剂,等;但处方中的薄荷脑是在配制制剂的最后一步 用80%以上浓度乙醇溶解后加入并混合均匀。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经药理学试验证明,有明确的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 效果,且安全可靠。具体在实施实例中进一步说明。 4 CN 111588759 A 说 明 书 3/9 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七味中药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处方药材(除薄荷脑)用水或含水乙醇提取,提取溶液浓缩,制成药材提取液浓缩成浓缩液或浸膏,浓缩液可加 全部
背景技术:
各种治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细菌性肺炎、扁桃体炎、结 核病、各种伤口感染等,是严重危害人类的治病因素。自上世纪人们发现磺胺类、青霉素类、 四环素族类,等抗菌药(‘抗生素’)以来,成千上万种抗生素被发现并投入临床使用,对控制 各种病菌引起的疾病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和控制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特别是 不合理使用,多种耐药性致病细菌出现,如一些多种抗生素无法杀灭的‘超级细菌’,对人类 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竟然到了医学专家惊呼‘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甚至成为2016年9月 20国集团峰会的讨论议题之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使用国,年产抗生素原料药约21万吨,每年人 均消费抗生素量为138g,是美国人均水平的10倍多。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数 字显示,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达8万人。我国来自医院的统 计数据显示,门诊感冒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达到75%,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更是达到95%。 即便术后,仍有超过93%的人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抗生素 综合使用率达到70%以上,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院内使用率,所产生的费用占 所有药费的比例可达四成,已经到了严重滥用的程度。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抗生素院内使 用率仅有不到25%。考虑到我国抗生素滥用难以遏制的现状,卫生部要求抗生素的使用率 不超过50%,实际上这一目标也远未能实现。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超过80%,且 多半为多种抗生素联用,其中三分之一为预防性用药。目前抗生素在我国销售量、使用量列 居世界之首,且每年销售和使用居前五位的均是抗生素,而在我国,在使用抗生素的人群 中,绝大多数均属于滥用抗生素,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不到20%。这些数据均已表 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有关管 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在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了一定的进步。目前,医院对 抗生素的使用已有比较严格的控制措施,输液治疗,特别是抗生素的输液治疗在临床门诊 已被禁止。在此背景下,发掘更有效,更安全,且对病菌不产生或少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 是一项更加紧迫的任务。 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 也有非常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朴素的理论系统。中医一般认为,病菌引起的疾病多为外 邪入侵致使机体阴阳失衡,热湿聚集,毒邪攻身所致。发掘创造了数量庞大的中药、民族药 单方、复方方剂,如单味的金银花、连翘、黄连,等;复方的银翘解毒散、五味消毒饮、黄连解 毒汤、连花清瘟胶囊,等。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很多中药单方药材和 复方方剂,不仅对病菌有直接的杀灭或抑制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调节人体免 疫机能加快疾病的康复。本发明就是在总结传统经典方剂和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科学 3 CN 111588759 A 说 明 书 2/9 页 组方,采用现代技术加工制备而成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并可 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七味组 成。方中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 效。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等。山银花(在南方地区一直当金银 花入药),味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 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 肿疮疡,毒蛇咬伤。在本发明方剂中,黄芩、山银花、穿心莲三味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疏散风 热,共为君药。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疔疮痈肿,目赤 肿痛,头痛眩晕。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野菊花、蒲公英两 味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加强方剂的清热解毒功能。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 三焦经。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 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薄荷脑味辛,性凉。有疏风清热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 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栀子、薄荷脑二味疏风散热,清热凉血共为佐药使 药,调和诸药,导引诸药通达肺腑经络。综上所述,全方紧扣中医温病病机,科学配伍,标本 兼治,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凉血消肿之功效。 本发明的药物含有(重量比例):黄芩2~15,山银花5~20,穿心莲3~12,野菊花6 ~20,蒲公英,6~20,栀子3~15,薄荷脑0.01~0.20。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I:处方药材饮片加水没过药材饮片煮沸提取两次,首次30分钟、二次15分钟, 提取液滤过,放冷,将处方量薄荷脑研碎或用少量高度白酒溶解后加入上述提取药液中,直 接服用或封装,冷藏保存,使用前温热服用。 方法II: 黄芩、穿心莲先采用30%~95%乙醇提取(提取方式可以是浸泡、渗漉、回流,等, 但不限于前述方式),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乙醇提取过的黄芩、穿心莲药渣与山 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栀子一起加水提取(提取方法可以是煮沸、回流、微波萃取,等,但不 限于前述方法)。水煮提取液蒸发浓缩后加入80%浓度以上的乙醇,调节溶液含醇量达到 60%~70%,静置,收集上清液,回收乙醇后蒸发浓缩成浸膏后与上述乙醇提取浸膏充分混 合均匀,进一步蒸发浓缩,干燥,既得。 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可添加适当药用辅料,如蔗 糖、糊精、淀粉、甘油、乙醇等,制备成各种适宜使用的固体制剂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和 液体制剂如:汤剂、酒剂、糖浆剂、混悬剂,等;但处方中的薄荷脑是在配制制剂的最后一步 用80%以上浓度乙醇溶解后加入并混合均匀。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经药理学试验证明,有明确的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 效果,且安全可靠。具体在实施实例中进一步说明。 4 CN 111588759 A 说 明 书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