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中卷感应电机中防止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和定子铁芯的齿前端面相接触的技术。感应电机(100)具有定子(200)和转子(300)。定子由定子铁芯(210)、以集中卷方式卷绕到定子铁芯(210)的齿(212)(齿基部(213))上的定子绕组(250)构成。转子由转子铁芯(310)、从转子铁 全部
背景技术:
作为驱动机器的感应电机,使用了定子绕组以集中卷方式卷绕的集中卷方式感应 电机(称为“集中卷感应电机”)。 图7、图8中显示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集中卷感应电机。图7是传统集中卷感应电 机500的轴向直角截面图。图8是图7的VIII所示部分的放大图。传统集中卷感应电机500具 有定子600和转子700。定子600由定子铁芯610和定子绕组650构成。定子铁芯610具有沿着 周向延伸的轭部611和沿着径向延伸的齿部612,齿部612是由从轭部611沿着径向延伸到内 周侧的齿基部613和设置在齿基部613的径向内周侧沿着周向延伸的齿前端部614构成。在 齿前端部614的径向内周侧的齿前端面615构成了定子铁芯610的内周面。定子绕组650以集 中卷方式绕在齿基部613上。转子700具有转子铁芯710和转轴800。在转子铁芯710中,由铜 和铝等形成的导体720沿着周向设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6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集中卷方式感应电机,与定子绕组以分布卷方式卷绕的分布卷方式感应电机(称 为“分布卷感应电机”)相比,铜线的使用量少。因此,业界开始研讨用集中卷感应电机作为 驱动构成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电机。 然而,在集中卷感应电机中,因为卷绕在齿(齿基部)的定子绕组的卷绕应力,齿前 端部的两端会部分变形。例如,会发生如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变形。即,定子铁芯610的内周 面(齿前端面615)的两端侧的部分,会朝接近转子铁芯710的外周面711的方向变形。 另外,例如,在旋转压缩机等中,驱动压缩机构部的电机是配置在压缩机构部的上 方,电机的转轴在转子铁芯下方的位置上被支持着能够自如旋转(称为“单侧支持”)。电机 的转轴,在比转子铁芯更下方的位置上被单侧支持的情况下,转子铁芯会在转轴被单侧支 持的地方附近为中心发生振动。 因此,在这样的压缩机中使用传统的集中卷感应电机600的话,转子铁芯710的外 周面711和定子铁芯610的内周面(齿前端面615)会发生相碰触的风险。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出发点而创建,旨在提供一种能防止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和定子 铁芯的内周面(齿前端面)相接触的集中卷感应电机。 第1发明涉及定子绕组以集中卷方式卷入齿部的感应电机(“集中卷感应电机”)。 本发明的感应电机由具有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的定子,以及具有转子铁芯和转轴 的转子构成。 定子铁芯由多层板状构件叠压而成,从轴向直角截面来看,具有沿着周向延伸的 轭部和沿着径向延伸的多个齿部,齿部具有从轭部沿着径向延伸到内周侧的齿基部,以及 3 CN 111585360 A 说 明 书 2/7 页 设置在齿基部的径向内周侧并沿着周向延伸的齿前端部,在齿前端部的径向内周侧形成了 齿前端面。并且齿前端面构成了定子铁芯的内周面。定子绕组,以集中卷方式卷入齿基部。 转子铁芯具有轴向一端的轴向一端端面和轴向另一端的轴向另一端端面。 转子铁芯,从轴向直角截面来看,沿着周向配置了多个导体。导体由铜、铝等构成。 转子铁芯外周面优选圆形。转轴在与齿前端面(定子铁芯的内周面)及转子铁芯的外周面之 间隔着空隙的状态下,被支持着相对定子铁芯能够自如旋转。 本发明中,定子铁芯由配置在轴向一端的第1铁芯部分和配置在轴向另一端的第2 铁芯部分构成。在第2铁芯部分中,齿前端面的周向一端部及周向另一端部位置上的空隙长 度,被设置成比位于周向一端部和周向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分位置上的空隙长度长。作 为构成第2铁芯部分的板状构件,其齿前端面优选,齿前端面两端侧位置上的空隙长度比中 央部分位置上的空隙长度长的板状构件。第1铁芯部分优选空隙长度等长(包含“略相等”)。 第2铁芯部分的轴向长度适当设定。 在本发明中,定子铁芯的轴向另一端侧齿前端面的周向两端部位置上的空隙长 度,被设置成比中央部分位置上的空隙长度长,可以防止定子铁芯轴向另一端侧的齿前端 面与转子铁芯的外周面的碰触。 本发明优选转轴在定子铁芯和轴向一端侧被支持着能够自如旋转的感应电机。 在第1发明的不同形态中,第2铁芯部分齿前端面的周向一端部位置上的空隙长 度,是从中央部分和周向一端部的连接部起朝周向一端部方向逐渐增加,周向另一端部位 置上的空隙长度,是从中央部分和周向另一端部的连接部起朝周向另一端部方向逐渐增 加。本形态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定子轴向另一端部的齿前端面与转子铁芯的外周面的碰触。 在第1发明的不同形态中,第2铁芯部分周向一端部及周向另一端部位置上的齿前 端面沿着周向直线延伸。本形态可以防止第2铁芯部分流经齿前端面周向两端侧的磁束发 生急剧变化。在本发明的不同形态中,转轴从转子铁芯向轴向一端的位置上被支持着能够 自如旋转。 本形态中转轴从转子铁芯向轴向一端的位置上被支持着能够自如旋转(单侧支 持)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齿前端面和转子铁芯外周面的碰触。 第2发明涉及压缩机。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有容器和设置在容器内用来压缩工作介质的压缩机构部以及 用来驱动压缩机构部的电机,压缩机构部设置在从电机向轴向一端的位置上。压缩机优选 旋转压缩机。电机采用了上述任一的感应电机。 第2发明与上述的感应电机具有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防止转子铁芯外周面和定子铁芯内周面的碰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感应电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截面图。 图4是图3的箭头IV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2的V-V线截面图。 4 CN 111585360 A 说 明 书 3/7 页 图6是图5的箭头VI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传统感应电机的截面图。 图8是图7的箭头VIII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压缩机 20 密闭容器 21 吐出口 22 吸入口 23、24 轴承部 30 压缩机构部 31 汽缸 32 偏心转子 33 压缩室 34 油底壳 40 储液罐 41 吸入管 100 感应电机 200、600 定子 210、610 定子铁芯 210A 轴向一端端面 210B 轴向另一端端面 210a 第1铁芯部分 210b 第2铁芯部分 211、611 轭部 212、612 齿部 213 齿基部 214 齿前端部 215、615 齿前端面 215a、215b 连接部 215c 周向一端部 215d 周向另一端部 215A 第1部分 215B 第2部分 215C 第3部分 216、616 槽 250、650 定子绕组 300、700 转子 310、710 转子铁芯 311、711 外周面 5 CN 111585360 A 说 明 书 4/7 页 312 内周面 320、720 导体 400、800 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