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包括通过注水管网连接的过滤机构、储水机构、水处理机构以及注水机构,过滤机构包括来水通道、过滤网、送水通道、沉淀物收集槽以及漂浮物收集槽,来水通道的末端为竖直的扁平通道,扁平通道的顶端通过漂浮通道连通漂浮物收集 全部
背景技术:
油田开采过程中,为了维持油层的压力进而提高采油量,需要通过注水装置向油 层内源源不断的注水,现有技术中的注水装置一般包括过滤机构、储水机构、水处理机构、 注水机构以及连接这些机构的注水管网。 其中,江河湖海等流动水源因为其便利性和低成本常被用作注水的水源,在注水 前,需要通过多级过滤机构对流动水源进行过滤处理,其中,第一级过滤机构一般是一个滤 网,将水流中较大尺寸的杂质如漂浮物、水生植物等予以拦截。这其中,当滤网的网眼设置 的过大,大量的杂质进入下一级过滤机构,给下级过滤机构带来沉重的负担,而若滤网的网 眼设置的过小,则容易堵塞,而该级过滤机构由于布置的靠前,反冲洗冲散的杂质很快会再 次粘附上滤网,常规解吸操作作用不大,因此必须经常的进行人工的清理。 综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经常性的堵塞影响注水装置的正常运 行,另一方面,人工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 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包括通过注水管网连接的过滤机构、储水机构、水 处理机构以及注水机构,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来水通道、过滤网、送水通道、沉淀物收集槽以及漂浮物收集 槽,所述来水通道的末端为竖直的扁平通道,所述扁平通道的顶端通过漂浮通道连通所述 漂浮物收集槽,所述扁平通道的底端所述沉淀通道连通所述沉淀物收集槽,所述扁平通道 的中部连通所述送水通道,所述过滤网覆盖于所述送水通道上; 所述沉淀物收集槽以及漂浮物收集槽均通过管道连通来水的水源。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过滤网包括相连的第一倾斜段以及第二倾 斜段,所述过滤网凸出于所述送水通道,所述第一倾斜段向上方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段向下 方倾斜。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过滤网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以及第 二倾斜段的竖直段。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扁平通道的底部斜向下布置,所述沉淀通 道设置于所述扁平通道的底部。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送水通道的面积是所述沉淀通道和漂浮通 道的三倍以上。 3 CN 111608622 A 说 明 书 2/6 页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过滤网的面积是所述送水通道径向截面积 的四倍以上。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送水通道的入口处为倒圆台结构,所述过 滤网扣设于所述倒圆台结构上直径较大的一端。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漂浮通道倾斜向下的连通所述漂浮物收集 槽,所述沉淀收集槽内横贯有承载网,所述漂浮物收集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送水通 道。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漂浮通道末端垂直的落入所述漂浮物收集 槽。 上述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所述沉淀通道倾斜向下的连通所述沉淀物收集 槽,所述沉淀物收集槽的顶部部通过溢流通道连通来水的水源,所述溢流通道和所述沉淀 通道布置于所述沉淀物收集槽的相对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油田注水井智能注水装置,通过沉淀物收集槽 以及漂浮物收集槽在来水处自动的收集漂浮物和沉淀物,如此极大的减少过滤网的拦截 量,且使得反冲洗操作成为可能,如此极大的减少过滤网的堵塞量,保证注水装置的正常运 行,也减少人工清理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反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反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沉淀物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来水通道;1.1、扁平通道;2、过滤网;2.1、第一倾斜段;2.2、第二倾斜段;2.3、竖 直段;3、送水通道;4、沉淀物收集槽;5、漂浮物收集槽;6、漂浮通道;7、沉淀通道;8、回水管 道;9、承载网;10、第二槽体部;11、抽污管道;12、反冲管道;12.1、柔性管;12.2、重力圈; 12.3、重力块;12.3、反冲头;12.4、弹性件;13、支撑限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