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该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含油岩石样品作为试验样品,将样品分成2份S1、S2;步骤2、计算储层中不同期次油孔隙度;步骤3、抽提获得储层中不同期次油样品;步骤4、计算不同期次充注的油藏的成熟 全部
背景技术:
许多叠合盆地往往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油气充注过程复杂,早期生成的油 气往往由于后期地层抬升剥蚀造成原油降解,以储层沥青的形式赋存于岩石孔隙中,这类 稠油或者固体沥青往往难以通过常规试油测试获得,而晚期充注的成熟油气的汽油比较 高,可动性较好,往往可以通过常规试油或者压裂等储层改造作用采出。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 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量分析储层孔隙中油气充注期次以及充注油气规模 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 该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包括:步骤 1、选取含油岩石样品作为试验样品,将样 品分成2份S1、S2;步骤2、计算储层中不同期次油孔隙度;步骤3、抽提获得储层中不同期次油 样品;步骤4、计算不同期次充注的油藏的成熟度值;步骤5、确定储层中不同期次充注的油 气流体充注时期,充注百分比的定量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选取油浸或者油斑岩石样品,将样品分成2份S1、 S2,其中S1样品用于 岩石中储层沥青和可动油百分比测试;S2样品粉碎,获得可动油和储层沥青以及储层包裹 体的成熟度数值。 步骤2包括: 步骤21,测量岩石样品中可动油孔隙百分比; 步骤22,测量岩石样品中不可动油即储层沥青的孔隙百分比。 在步骤21中,将岩石样品S1利用抽提器和二氯甲烷:甲醇93:7 体积比混合试剂抽 提24h; 将抽提后的含储层沥青样品m做成圆柱体,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d、高h和质量m1;用 恒速恒压泵在围压2.0MPa的条件下以0.5ml/min 的速度注入密度为1g/cm3的溶液,直到无 法注入为止,记录注入的溶液体积为v;称量实验后的质量m2;则孔隙度为: φ可动即为储层岩石孔隙中可动油的孔隙含量。 在步骤22中,将岩石样品S1继续用抽提器和二氯甲烷:甲醇 93:7体积比混合试剂 4 CN 111577265 A 说 明 书 2/7 页 抽提15-30天,直至抽提后二氯甲烷试剂基本无色; 将抽提后的含储层沥青样品m’,用恒速恒压泵在围压2.0MPa 的条件下以0.5ml/ min的速度注入密度为1g/cm3的溶液,直到无法注入为止,记录注入的溶液体积为v’,称量 实验后的质量m2’,则孔隙度为: φ总即为储层岩石孔隙中可动油与储层沥青的孔隙含量之和; 则孔隙中沥青的体积与岩心体积比(孔隙)为: φ沥=φ总-φ可动。 步骤3包括: 步骤31,样品处理:将样品S2锤碎,过80目筛,获得大于80目样品S2l以及小于80目 的样品S2s,分别对两份样品进行抽提; 步骤32,对大于80目的样品S2l用抽提器和二氯甲烷:甲醇93:7 体积比混合试剂抽 提96h,在研钵里将其碎成砂粒大小抽提120h,取样,获得抽提后的岩石样品以及氯仿沥青 样品即含油岩石中储层沥青E沥; 步骤33,对小于80目的样品S2s用抽提器和二氯甲烷:甲醇93:7 体积比混合试剂抽 提96h,获得抽提后的岩石样品以及氯仿沥青样品即含油岩石中可动油E可动; 步骤34,将抽提后的岩石样品,抽提72h,收集抽提出的沥青。 在步骤34中,取出后用浓硫酸浸泡砂粒并每隔一小时搅拌一次,两天后用蒸馏水 洗去浓硫酸和有机质后放至加热板蒸干水蒸气;结束烘干后,在超声波仪器中用二氯甲烷 试剂清洗二十遍,确保包裹体外部有机质彻底清洗干净;取最后一次二氯甲烷试剂做色质 分析,实验表明包裹体外部已无有机质,将去有机质的砂粒放入高温烧过的研钵中研磨,打 开包裹体;用二氯甲烷溶液浸泡粉末,之后将含有包裹体、粉末的二氯甲烷溶液倒入氧化铝 柱子,过滤掉粉末,最后得到含有包裹体的二氯甲烷溶液,即含油岩石中储层包裹体油 E包裹体。 在步骤4中,将抽提获得的含油岩石样品中的储层沥青E沥、可动油E可动、储层包裹体 油E包裹体进行族组分分离,开展芳烃化合物色—质分析,将获得的甲级菲含量进行成熟度计 算: (1)计算岩石中储层沥青、可动油、储层包裹体油的甲级菲指数: MPI沥青=1.5×[3-MP沥青 2-MP沥青]/[P沥青 9-MP沥青 1-MP沥青]) 公式(3) MPI可动=1.5×[3-MP可动 2-MP可动]/[P可动 9-MP可动 1-MP可动]) 公式(4) MPI包裹体=1.5×[3-MP包裹体 2-MP包裹体]/[P包裹体 9-MP包裹体 1-MP包裹体]) 公式(5) MPI沥青是指沥青的甲基菲指数,MPI可动是指可动油的甲基菲指数,MPI包裹体是指储层 包裹体油的甲级菲指数;MP沥青为沥青的甲基菲,MP可动为可动油的甲基菲,MP包裹体为储层包裹 体油的甲基菲,P 沥青为沥青的菲含量,P可动为可动油的菲含量,P包裹体为储层包裹体油的菲含 量; 5 CN 111577265 A 说 明 书 3/7 页 (2)计算岩石中储层沥青、可动油、储层包裹体油的成熟度: 储层沥青计算成熟度Rm沥青=0.6×MPI沥 0.4 公式(6) 可动油计算成熟度Rm可动=0.6×MPI可动 0.4 公式(7) 包裹体计算成熟度Rm包裹体=0.6×MPI可动 0.4 公式(8)。 在步骤5中,结合研究区的埋藏史和热史建立研究区的埋藏生烃史,将计算获得的 储层沥青成熟度、可动油成熟度、包裹体成熟度投到生烃史图上,即可获得储层沥青充注的 时期T沥青、可动油充注地质时期T可动、捕获含油包裹体地质时期T包裹体。 本发明中的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地球化学实验分 析来定量确定储层中不同期次充注的流体的成熟度、百分含量等的定量信息,包括选取含 油岩石样品作为试验样品,通过分批次抽提以及压汞实验结合孔隙模型,获得含油岩石样 品中不同期次充注的油以及储层沥青等的孔隙百分含量;获得不同期次充注的油的成熟度 值;储层中不同期次充注的油气流体充注时期,充注百分比的定量信息。此方法将氯仿抽提 以及芳烃色质、孔隙度测量等实验有机结合,建立计算模型,并且结合地质埋藏史,得到的 油气成藏过程信息,从而判断残余油以及可动油关键成藏期,为油气勘探中定量分析油气 成藏过程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通过认识残余油与可动油的百分比,可以为制定试油方案以 及开发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经济评价储量规模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木垒1井生烃史模拟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