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目前的涡轮冷却器高空高马赫数飞行时制冷量盈余,而低空低马赫数飞行状态下制冷量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涡轮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所述冷却器主体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依次设置有膨胀轮、动力轮和压缩轮,所述压缩轮设置于所述主轴一端,所述压缩轮设置于所述主轴 全部
背景技术:
吊舱是指安装有某机载设备或武器,并吊挂在机身或机翼下的流线型短舱段。可 固定安装(如发动机吊舱),也可脱卸(如武器吊舱)。加装吊舱可以使飞机拥有其本身所不 具备的功能,加装吊舱通常需要机载电子设备的支持和考虑飞机的整体空气动力。电子吊 舱能够极大提升现代战机在电子对抗、侦察、导航和制导等领域的性能。目前,国内外多个 种类的战机均装备了电子吊舱。 随着现代战机电子战能力的提升,电子吊舱设备发热功率日益增大。吊舱的热负 荷主要包括电子设备热负荷、太阳辐射热负荷、气动热负荷。为了保证战机的作战能力,必 须设置独立的环控系统使吊舱在合适的温度下稳定运行。 目前的涡轮冷却器高空高马赫数飞行时制冷量盈余,而低空低马赫数飞行状态下 制冷量不足;不具备地面制冷能力;在某些极端作战工况下制冷量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目前的涡轮冷却器高空高马赫数飞行时制冷量盈余,而低空低马赫数飞行状 态下制冷量不足;不具备地面制冷能力;在某些极端作战工况下制冷量不足的问题,本申请 提供了一种涡轮冷却器。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涡轮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所述冷却 器主体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依次设置有膨胀轮、动力轮和压缩轮,所述压缩轮设置于所述 主轴一端,所述压缩轮设置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膨胀轮设置于所述主轴另一端,所述膨胀轮 设置于所述主轴上,所述动力轮设置于所述主轴上; 所述膨胀轮上方设置有膨胀轮喷嘴,所述膨胀轮喷嘴外沿与膨胀蜗壳组件相配 合;所述动力轮上方设置有动力轮蜗壳,所述动力轮蜗壳与动力轮喷嘴连接,所述压缩轮上 方设置有压缩轮扩压器,所述压缩轮扩压器与压缩蜗壳组件相配合; 所述主轴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主轴上依次设置有所述膨胀轮、止推盘、所 述动力轮、轴套中档、轴套和所述压缩轮,所述膨胀轮通过螺钉与所述主轴压紧固定,所述 止推盘通过螺钉与所述主轴压紧固定,所述动力轮通过螺钉与所述主轴压紧固定,所述轴 套中档通过螺钉与所述主轴压紧固定,所述轴套通过螺钉与所述主轴压紧固定,所述压缩 轮通过螺钉与所述主轴压紧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冷却器主体还包括压缩端组件和膨胀端组 件,所述膨胀蜗壳组件设置于所述膨胀端组件上,所述动力轮蜗壳与所述压缩端组件紧密 3 CN 111547251 A 说 明 书 2/6 页 配合。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压缩端组件与压缩端径向轴承过盈配合, 所述膨胀端组件与膨胀端径向轴承过盈配合; 所述止推盘两侧设置有止推轴承。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压缩端径向轴承为气浮轴承、油浮轴承或 者滚珠轴承,所述膨胀端径向轴承为气浮轴承、油浮轴承或者滚珠轴承,所述止推轴承为气 浮轴承、油浮轴承或者滚珠轴承。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压缩端组件外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 池与电机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压缩端径向轴承与所述压缩端组件过盈配 合,所述压缩端径向轴承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膨胀端径向轴承与所述膨胀端组件过盈配 合,所述膨胀端径向轴承与所述止推盘间隙配合。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膨胀端组件与所述动力轮喷嘴通过螺钉固 定,所述压缩端组件与所述动力轮喷嘴通过螺钉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压缩端组件上。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冷却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冷却器,涉及制冷低温工程领域中的流体机械,具体而言涉及 一种带有能量回收储存系统的涡轮冷却器。 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冷却器,冲压空气进入吊舱后分为两股气流,其中一股经过制 冷涡轮膨胀降温并输出轴功后进入换热器,带走热量后经由压缩轮排出舱外;另一股气流 经过动力涡轮膨胀降温并输出轴功后,大部分直接排出舱外,少部分气流为电机散热后经 由散热孔排出,再由压缩轮排出舱外。 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冷却器,将能量回收储存系统应用于涡轮冷却器中,可以有效 解决涡轮冷却器在高空高马赫数飞行时制冷量盈余,而低空低马赫数飞行状态下制冷量不 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冷却器,装配有电机和蓄电池,因此可以解决现有吊舱涡轮冷 却器不具备地面制冷能力的问题;此外,相较于传统涡轮冷却器,本申请能够在极端作战条 件下为系统提供额外的制冷量。 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冷却器,采用动力轮出口的工质冷却电机和轴承的方式,可以 保证电机和轴承都工作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提高系统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的涡轮冷却器,通过膨胀轮、压缩轮、动力轮的耦合匹配,使动力轮不 仅能够为系统提供额外轴功,提高系统制冷量,还能够为蓄电池充电,并利用其出口冷量冷 却电机及轴承。此外,通过压缩轮抽气的方式可以确保气流从散热孔快速排出,加强气流与 电机、轴承换热,提高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涡轮冷却器系统示意图; 4 CN 111547251 A 说 明 书 3/6 页 图2是本申请的涡轮冷却器剖面示意图; 图中:1-压缩端组件;2-膨胀端组件;3-膨胀蜗壳组件;4-压缩蜗壳组件;5-主轴; 6-压缩轮;7-动力轮;8-膨胀轮;9-膨胀端环形密封;10-轴套中挡;11-动力轮蜗壳;12-膨胀 轮喷嘴;13-动力轮喷嘴;14-O型圈;15-固定螺母;16-压缩端径向轴承;17-上止推轴承;18- 止推盘;19-轴套;20-电机定子;21-电机定子铁芯;22-电机转子;23-蓄电池;24-压缩轮扩 压器;25-膨胀端径向轴承;26-下止推轴承;27-散热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