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车辆用灯具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灯具,在具有投射式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中,通过单个灯具单元且简单的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或同时形成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图案和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案。作为灯具单元(40)的光源构成为,两个发光元件(44A)配置在投影透镜(42)的后侧焦点(F)附近,并且七个发  全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车辆用灯具的结构,已知一种具有所谓的投射式灯具单元的结构,该灯 具单元使来自光源的射出光经由投影透镜向灯具前方照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这样的车辆用灯具中,具有:第一灯具单元, 其为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在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面上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而成;第二灯具单 元,其为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在投影透镜的比后侧焦点面更靠灯具后方侧沿左右方向并列配 置而成。 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中,由来自第一灯具单元的照射光,形成明亮 且清晰的配光图案作为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投影像,并且由来自第二灯具单元的照射光, 形成比上述配光图案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案作为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的投影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65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或同时形成明亮且清晰的 配光图案以及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案,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两个灯具单元。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在具有投射 式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中,通过单个灯具单元且简单的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或同时形成 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图案以及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案。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对光源的结构以及配置等进行设计,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具有构成为使来自光源的射出光经由投影透镜向灯具 前方照射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单元作为所述光源具有以各自所需要的点亮模式点亮的第一光源以及 第二光源, 所述第一光源由在所述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附近配置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构成, 所述第二光源由在比所述后侧焦点更靠上方侧、从所述后侧焦点沿灯具前后方向 移动的位置配置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构成, 构成所述第一光源的各发光元件以及构成所述第二光源的各发光元件搭载在以 相对于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铅垂面沿灯具前后方向倾斜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同一基板上。 上述“所需要的点亮模式”并非限定为指定的点亮模式,而是可以采用例如近光灯 3 CN 111550745 A 说 明 书 2/10 页 点亮模式、远光灯点亮模式、雾灯点亮模式、行驶灯点亮模式,日间行车灯点亮模式等。 上述“第一光源”只要由在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附近配置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构 成,则该发光元件的数量及具体的配置不特别限定。 上述“第二光源”只要配置在比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更靠上方侧,从该后侧焦点沿 灯具前后方向移动的位置,则该发光元件的数量及具体的配置不特别限定。 上述“基板”只要以相对于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铅垂面沿灯具前后方向倾斜延 伸的方式配置,则其倾斜方向及其具体的倾斜角度不特别限定。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具有构成为使来自光源的射出光经由投影透镜向灯具前方 照射的灯具单元,但该灯具单元具有以各自所需要的点亮模式点亮的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 源作为光源,第一光源由在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附近配置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构成,并且 第二光源由在比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更靠上方侧、从该后侧焦点沿灯具前后方向移动的位 置配置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构成,因此能够取得如下作用效果。 即,通过使第一光源点亮,能够形成明亮且清晰的第一配光图案作为构成该第一 光源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投影像,另外,通过使第二光源点亮,能够在第一配光图案的下 方形成比第一配光图案大且不清晰的第二配光图案,作为构成该第二光源的至少一个发光 元件的投影像。 并且,构成第一光源的各发光元件以及构成第二光源的各发光元件搭载在以相对 于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铅垂面、沿灯具前后方向倾斜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同一基板,因此 能够在简化灯具单元的结构的基础上取得上述作用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在具有投射式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中,通过单个灯具单元且 简单的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或同时形成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图案以及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 案。 在上述结构中,只要进一步构成为将第二光源的发光面积设定为比第一光源的发 光面积大的值,则能够将清晰的第一配光图案形成为比较小的配光图案,另一方面,将第二 配光图案形成为比第一配光图案足够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案。 此时,作为用于将第二光源的发光面积设定为比第一光源的发光面积大的值的具 体结构,可以是增大发光元件的发光面自身的结构,也可以是增加发光元件的数量的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只要进一步在构成为具有可选择性地形成近光灯用配光图案与远 光灯用配光图案的第二灯具单元的结构的基础上构成为,作为上述灯具单元的结构,通过 第二光源的点亮加强近光灯用配光图案的亮度,并且通过第一光源的点亮加强远光灯用配 光图案的亮度,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第一光源的点亮而形成的第一配光图案为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图案,因此 通过增加形成该第一配光图案,能够加强远光灯用配光图案的中心区域的亮度。 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光源的点亮而在第一配光图案的下方形成的第二配光图案为 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案,因此通过增加形成该第二配光图案,能够在抑制配光不均匀的基 础上,加强近光灯用配光图案的扩散区域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第一光源点亮时使第二光源同时点亮也增加形成第二配光图 案,由此不仅能够加强远光灯用配光图案的中心区域的亮度,还能够在抑制配光不均匀的 4 CN 111550745 A 说 明 书 3/10 页 基础上加强扩散区域的亮度。 在上述结构中,只要进一步使基板相对于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铅垂面向灯具前 方侧倾斜,则能够使来自在比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更靠上方侧配置的第二光源的射出光相 对于投影透镜有效地入射。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上述灯具单元只要进一步构成为,在具有在第二光源的左右 两侧配置的一对反射镜的基础上,将各反射镜构成为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射出光向投影透镜 反射,则能够增大第二配光图案的左右扩散角。并且,由来自各反射镜的反射光形成的配光 图案为比第二配光图案更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图案,因此能够在由此抑制近光灯用配光图案 的配光不均匀的基础上使其扩散区域向左右两侧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方向向视图。 图4是透视性地表示由来自上述车辆用灯具的照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图4 (a)是表示近光灯用配光图案的图,图4(b)是表示远光灯用配光图案的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2相同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第一变形例的作用的与图4相同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2相同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9是表示上述第三变形例的作用的与图4相同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用灯具; 12  灯体; 14  透光罩; 20  灯具单元(第二灯具单元); 22 投影透镜; 24 发光元件; 24a、44Aa、44Ba 发光面; 26 反射镜; 28、38  透镜架; 30、50、150、250  基座部件; 34 可动灯罩; 34a 上端缘; 40、140、240、340  灯具单元; 42 投影透镜; 42a 前表面; 42b  后表面; 42c  外周凸缘部; 5 CN 111550745 A 说 明 书 4/10 页 44A 发光元件(第一光源); 44B 发光元件(第二光源); 46  基板; 360L、360R 反射镜; 360La、360Ra 反射面; Ax 光轴; CL1 下段截止线; CL2 上段截止线; E  拐点; F  后侧焦点; PA1、PA2、PA3、PAL、PAR、PB1、PB2、PB3、PBL、PBR 附加配光图案; Pa1、Pa2、Pb1、Pb2  配光图案; PH0、PL0  基本配光图案; PH1、PH2、PH3  远光灯用配光图案; PL1、PL2、PL3  近光灯用配光图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