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设备、一种发送方法、一种接收设备以及一种接收方法,它们允许多个多路复用方案由同一广播系统实现,且操作更加灵活。所述发送设备生成物理层帧,所述物理层帧是通过在预定多路复用方案中多路复用而获得的,且该物理层帧在其头部集中布置有物理层信 全部
背景技术:
例如,频分多路复用(FDM)的广播信号多路复用系统被用于日本等地采用的综合 业务数字广播-地面(ISDB-T)中,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广播系统(例如,参见非专利文 献1)。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RIB STD-B31版本2.2无线电工业和企业协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正在讨论对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改进。除了频分多路复用(FDM) 之外,正在讨论用于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多个使用多路复用系统的广播系统,诸如 时分多路复用(TDM)或层分多路复用(LDM)。 然而,目前还没有建立用于在同一广播系统中实现多个多路复用系统的技术系 统,并且要求提出在同一广播系统中更灵活地实现多个多路复用系统的建议。 本技术已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并且旨在使得能够在同一广播系统中更灵活地实 现多个多路复用系统。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发送设备包括:生成部,被配置为生成以预定多路复用 方式进行多路复用的且包括能够确定多路复用系统的确定信息的物理层帧;以及发送部, 被配置为将物理层帧作为广播信号进行发送。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发送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配置一个设备的内部块。此 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发送方法用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发送设备。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中,生成以预定多路复用方式进 行多路复用的且且包括能够确定多路复用系统的确定信息的物理层帧,并且将物理层帧作 为广播信号进行发送。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设备包括:接收部,被配置为接收广播信号;以及处 3 CN 111600669 A 说 明 书 2/39 页 理部,被配置为基于从广播信号获取的物理层帧中包括的确定信息,确定以预定多路复用 方式进行多路复用的物理层帧的多路复用系统,并处理物理层帧。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配置一个设备的内部块。此 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方法用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设备。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中,接收广播信号,基于从广播 信号获取的物理层帧中包括的确定信息,确定以预定多路复用方式进行多路复用的物理层 帧的多路复用系统,并处理物理层帧。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发送设备包括:生成部,被配置为生成以预定多路复用 方式进行多路复用的物理层帧,物理层帧具有集中布置在其头部的物理层信令;以及发送 部,被配置为将物理层帧作为广播信号进行发送。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发送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配置一个设备的内部块。此 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发送方法用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发送设备。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中,生成以预定多路复用方式进 行多路复用的物理层帧,物理层帧具有集中布置在其头部的物理层信令,并且将物理层帧 作为广播信号进行发送。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接收设备包括:接收部,被配置为接收广播信号;以及处 理部,被配置为获取集中布置在从广播信号获取的物理层帧的头部的物理层信令,并处理 物理层帧。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接收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配置一个设备的内部块。此 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接收方法用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接收设备。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中,接收广播信号,获取集中布 置在从广播信号获取的物理层帧的头部的物理层信令,并处理物理层帧。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发送设备包括:生成部,被配置为生成以预定多路复用 方式进行多路复用的物理层帧,物理层帧具有在每层布置的P2符号的P2信令;以及发送部, 被配置为将物理层帧作为广播信号进行发送。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发送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配置一个设备的内部块。此 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发送方法用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发送设备。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中,生成以预定多路复用方式进 行多路复用的物理层帧,物理层帧具有在每层布置的P2符号的P2信令,以及将物理层帧作 为广播信号进行发送。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接收设备包括:接收部,被配置为接收广播信号;以及处 理部,被配置为获取在从广播信号获取的物理层帧的每层布置的P2符号的P2信令,并处理 物理层帧。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接收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配置一个设备的内部块。此 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接收方法用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接收设备。 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中,接收广播信号,获取在从广 播信号获取的物理层帧的每层布置的P2符号的P2信令,并处理物理层帧。 发明效果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可以在同一广播系统中更灵活地实现多个多 4 CN 111600669 A 说 明 书 3/39 页 路复用系统。 另外,本文描述的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获得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 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发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数据处理设备和发送设备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接收设备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物理层帧的配置概念的示图。 [图5]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物理层帧的第一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6]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物理层帧的第二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7]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物理层帧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8]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物理层帧的详细配置的示图。 [图9]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物理层帧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帧同步符号(FSS)和P1符号(P1)的当前配置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帧同步符号(FSS)和P1符号(P1)的配置的概要的示 图。 [图12]是示出当前配置与本技术的配置之间的比较的示图。 [图13]是示出值g、FFT大小、样本、最大发送速度和稳健的发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 示图。 [图14]是示出FFT=512时的BLER与SNR的关系的示图。 [图15]是示出FFT=1024时的BLER与SNR的关系的示图。 [图16]是示出FFT=2048时的BLER与SNR的关系的示图。 [图17]是示出FFT=4096时的BLER与SNR的关系的示图。 [图18]是示出FFT=8192时的BLER与SNR的关系的示图。 [图19]是示出在频分多路复用(FDM)中在部分频带中执行接收的情况下的层的配 置的示图。 [图20]是示出在频分多路复用(FDM)中在部分频带中执行接收的情况下在FFT= 1024时BLER和SNR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帧同步符号(FSS)和P1符号(P1)的配置的示图。 [图22]是示出FFT大小、每符号的样本、最大发送速度、稳健的发送速度、符号数、 最大比特数和总样本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23]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P2符号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4]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P2符号的第一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5]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P2符号的第二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6]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P2符号的第一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7]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P2符号的第二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8]是示出帧同步符号(FSS)的示例性同步模式的示图。 [图29]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P1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5 CN 111600669 A 说 明 书 4/39 页 [图30]是示出图29的P1_P2_waveform_structure的示例的示图。 [图31]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P1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32]是示出图31的P1_P2_waveform_structure的示例的示图。 [图33]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P1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34]是示出图33的P1_P2_waveform_structure的示例的示图 [图35]是示出FFT大小和GI的示例性组合的示图。 [图36]是示出FFT大小、GI和导频模式的示例性组合的示图。 [图37]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P1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38]是示出图37的P1_Frame_Multiplexing的示例的示图。 [图39]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P1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40]是图示图39的P1_Frame_Multiplexing的示例的示图。 [图41]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P1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42]是图示图41的P1_Frame_Multiplexing的示例的示图。 [图43]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L1B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44]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L1B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45]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L1B信令的示例性语法的示图。 [图46]是示出P1信令的示例性公共语法的示图。 [图47]是示出L1B信令的示例性公共语法的示图。 [图48]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一示例的示图。 [图49]是示出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二示例的示图。 [图50]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一示例的示图。 [图51]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二示例(层A)的示图。 [图52]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二示例(层B)的示图。 [图53]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三示例(层A)的示图。 [图54]是示出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三示例(层B)的示图。 [图55]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一示例的示图。 [图56]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二示例(层k)的示图。 [图57]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二示例(层k 1)的示 图。 [图58]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三示例(层k)的示图。 [图59]是示出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L1D信令的语法的第三示例(层k 1)的示 图。 [图60]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物理层帧中的L1信令的示例性集中式布置的示图。 [图61]是示出了频分多路复用(FDM)和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帧同步符号 (FSS)、P1符号(P1)和P2符号(P2)的示例性布置的示图。 [图62]是用于说明时分多路复用(TDM)中的物理层帧上的接收端处理的示图。 [图63]是用于说明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物理层帧上的接收端处理的示图。 [图64]是用于说明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物理层帧上的接收端处理的示图。 [图65]是用于说明频分多路复用(FDM)中的物理层帧上的接收端处理的示图。 6 CN 111600669 A 说 明 书 5/39 页 [图66]是用于说明层分多路复用(LDM)中的物理层帧上的接收端处理的示图。 [图67]是用于说明第一种解决方法(同步模式解决方法)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处 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8]是用于说明第一种解决方法(P1信令解决方法)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处理 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9]是用于说明第二种解决方法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0]是用于说明第三种解决方法(用于FDM)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处理的流程的 流程图。 [图71]是用于说明第三种解决方法(用于LDM)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处理的流程的 流程图。 [图72]是示出计算机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