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的人脸识别及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视场内的图像及温度信息;对图像进行行列抽样,得到采样像素点及其对应的温度值,同时,联合预设的体温阈值区间获得二值图像Y;对二值图像Y进行标记连通,得到候选区域矩形框;对候 全部
背景技术:
红外热像仪获取红外图像的一种机制是:红外探测器采集二进制数字信号,之后 将二进制数字信号映射到0~255区间。对于视场内温差小且没有探测目标(人)的情况,该 方法获得的图像灰度范围仍为0~255,此时,通过对该类图像直接做目标检测非常耗时。 另外,目标可能佩戴眼镜、口罩,而眼镜、口罩的佩戴会导致面部遮挡从而影响识 别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的人脸识别及测温方法,以解决 面部遮挡造成目标定位困难、无目标且温差小时运算量大、速度慢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热像仪的人脸识别及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视场内的图像S及温度信息; S2:对图像S进行行列抽样,得到采样像素点,并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得的温度信息 计算各采样像素点对应的温度值,同时,联合预设的体温阈值区间获得二值图像Y; S3:对二值图像Y进行标记连通,得到候选区域矩形框; S4:对各个候选区域矩形框进行更新,使其满足预设的人脸高宽比,得到更新后的 候选区域矩形框; S5:对更新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 S6:截取融合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对应的红外灰度图像X,从中识别人脸,并得到 人脸对应的矩形框; S7:查找人脸对应的矩形框内温度最大值对应的坐标点(a,b),并将该点温度值与 其周围坐标点的温度值求和后再求平均,作为目标真实温度。 优选,S2中,预设的体温阈值区间为31℃~42℃。 进一步优选,S4中,每个候选区域矩形框的更新方法如下:若候选区域矩形框高宽 比小于预设的人脸高宽比,则保持候选区域矩形框的起始列、终止列、起始行数值不变,对 终止行进行下扩操作,得到最新的终止行数值,并对候选区域矩形框的坐标进行更新,使新 的候选区域矩形框坐标满足预设的人脸高宽比;否则,直接将原候选区域矩形框作为更新 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 进一步优选,预设的人脸高宽比为1.1~1.3。 进一步优选,S5中,任意两个候选区域矩形框的融合方法如下: S51:取候选区域矩形框A和候选区域矩形框B,设候选区域矩形框A的起始行iRs1, 终止行iRe1,起始列iCs1,终止列iCe1,候选矩形框B的起始行iRs2,终止行iRe2,起始列 3 CN 111582124 A 说 明 书 2/4 页 iCs2,终止列iCe2,其中,候选区域矩形框A和候选区域矩形框B分别为任意两个候选区域矩 形框; S52:根据候选区域矩形框A和候选区域矩形框B的起始行、终止行、起始列、终止列 判断两者是否满足融合条件,若是,则进行融合,否则,直接将原更新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 作为融合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其中,融合条件为:iCs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的人脸识别及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视场内的图像及温度信息;对图像进行行列抽样,得到采样像素点及其对应的温度值,同时,联合预设的体温阈值区间获得二值图像Y;对二值图像Y进行标记连通,得到候选区域矩形框;对候 全部
背景技术:
红外热像仪获取红外图像的一种机制是:红外探测器采集二进制数字信号,之后 将二进制数字信号映射到0~255区间。对于视场内温差小且没有探测目标(人)的情况,该 方法获得的图像灰度范围仍为0~255,此时,通过对该类图像直接做目标检测非常耗时。 另外,目标可能佩戴眼镜、口罩,而眼镜、口罩的佩戴会导致面部遮挡从而影响识 别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的人脸识别及测温方法,以解决 面部遮挡造成目标定位困难、无目标且温差小时运算量大、速度慢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热像仪的人脸识别及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视场内的图像S及温度信息; S2:对图像S进行行列抽样,得到采样像素点,并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得的温度信息 计算各采样像素点对应的温度值,同时,联合预设的体温阈值区间获得二值图像Y; S3:对二值图像Y进行标记连通,得到候选区域矩形框; S4:对各个候选区域矩形框进行更新,使其满足预设的人脸高宽比,得到更新后的 候选区域矩形框; S5:对更新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 S6:截取融合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对应的红外灰度图像X,从中识别人脸,并得到 人脸对应的矩形框; S7:查找人脸对应的矩形框内温度最大值对应的坐标点(a,b),并将该点温度值与 其周围坐标点的温度值求和后再求平均,作为目标真实温度。 优选,S2中,预设的体温阈值区间为31℃~42℃。 进一步优选,S4中,每个候选区域矩形框的更新方法如下:若候选区域矩形框高宽 比小于预设的人脸高宽比,则保持候选区域矩形框的起始列、终止列、起始行数值不变,对 终止行进行下扩操作,得到最新的终止行数值,并对候选区域矩形框的坐标进行更新,使新 的候选区域矩形框坐标满足预设的人脸高宽比;否则,直接将原候选区域矩形框作为更新 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 进一步优选,预设的人脸高宽比为1.1~1.3。 进一步优选,S5中,任意两个候选区域矩形框的融合方法如下: S51:取候选区域矩形框A和候选区域矩形框B,设候选区域矩形框A的起始行iRs1, 终止行iRe1,起始列iCs1,终止列iCe1,候选矩形框B的起始行iRs2,终止行iRe2,起始列 3 CN 111582124 A 说 明 书 2/4 页 iCs2,终止列iCe2,其中,候选区域矩形框A和候选区域矩形框B分别为任意两个候选区域矩 形框; S52:根据候选区域矩形框A和候选区域矩形框B的起始行、终止行、起始列、终止列 判断两者是否满足融合条件,若是,则进行融合,否则,直接将原更新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 作为融合后的候选区域矩形框,其中,融合条件为:iC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