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包括前圈、后圈以及设置在前圈和后圈之间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在与前圈连接的端部斜切而形成斜面,所述斜面由叶片的进口端向出口端逐渐向靠近后圈的方向延伸。还公开了一种应有如上所述的叶轮的离心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全部
背景技术:
多翼离心风机具有高压力,低噪音等特点,因此目前社会普遍用多翼离心风机系 统作为动力源,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在蜗壳中完成做功和过滤两个功能。如常用于吸油烟 机中,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多翼离心风机吸排油烟,多翼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 蜗壳中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 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 为了提升风机进风口的流动条件,在蜗壳进风口处都会安装集流器,对进入叶轮 之前的空气进行整流;另一方面集流器根部与叶轮相配合,抑制叶轮和蜗壳前盖之间因间 隙存在而产生回流及漩涡流动。如申请号为201110432232.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多 功能导流装置的多翼式离心风机,由多功能导流装置与风机主体构成,多功能导流装置包 括集流器及导流器,通过集流器上的安装边与风机主体实现安装连接,多功能导流装置具 有集流、整流、导流、对油烟的冷凝与分离、对液体及油的收集、安全防护等多项功能,能显 著改善叶轮进口气体流场,减少气体流动损失及流动噪音,提高风机风量及效率,获取最大 风压。 现有的这种多翼离心风机系统,集流器和叶轮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问题:当轴 向间隙过小时,气流进入叶轮后无法快速地由轴向转变为径向流动,使叶轮前端形成低速 漩涡流动,叶轮的做功能力下降;适当增加轴向间隙时,虽然进入叶轮的气流可以更好地完 成速度方向的转变,可以降低低速漩涡流动,提高叶轮前端做功能力,但集流器与叶轮间泄 露流量会略有增加,叶轮的做功能力同样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叶 轮,能够消除叶轮前端形成的低速漩涡流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集流器的离心风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叶轮,包括前圈、后圈 以及设置在前圈和后圈之间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在与前圈连接的端部斜切而形 成斜面,所述斜面由叶片的进口端向出口端逐渐向靠近后圈的方向延伸。 为匹配叶片以便安装,所述前圈呈喇叭口状,所述前圈的口径由远离后圈的端部 向靠近后圈的方向逐渐扩大,形成与叶片适配的形状。 为保证叶轮的做功能力不减弱,同时降低的噪音,所述叶轮具有轴线,斜面相对叶 轮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30°~60°。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有如上所述的叶轮 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设置在蜗壳内。 3 CN 111577653 A 说 明 书 2/3 页 进一步地,所述蜗壳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集流器,所述集流器包 括与蜗壳连接的安装部以及用于引导气流的导流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蜗壳的外侧,所述 导流部包括由安装部的径向内侧向内延伸的径向导流部和由径向导流部的径向内侧、穿过 进风口而向蜗壳内部延伸的轴向导流部,所述轴向导流部沿着叶轮的轴向延伸。 为抑制叶轮和集流器之间的回流,所述导流部与叶轮同轴,所述轴向导流部在轴 向上的截面呈圆弧形,该圆弧形向轴向导流部内突出。 为顺势将进入叶轮的气流进行方向转变,避免气流转向时在此处形成的漩涡、集 流器和叶轮间的流量泄露,提升整流效率,以经过任一叶片在与前圈连接处的进口端和出 口端、并且与叶片的与后圈连接的端面垂直的面为投影面,在该投影面上,任一叶片在与前 圈连接处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具有连线,所述连线延伸经过集流器的轴向导流部在靠近 叶轮的端部时,构成集流器的在与连线相交位置处的切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叶片在与前圈连接处的斜切,可消除叶轮前 端形成低速漩涡流动;斜切角度的范围为30°到60°,可保证叶轮的做功能力不变,在解决叶 片间的低速漩涡流动后大大提升了风机效率,同时降低的噪音;集流器的轴向导流部的截 面呈圆弧形,可顺势将进入叶轮的气流进行方向转变,提升整流效率;叶片斜切处的投影与 集流器相应处的切线共线,可保证离开集流器的气流顺势进入叶轮,避免了气流转向时在 此处形成的漩涡、集流器与叶轮间的流量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集流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叶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叶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