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耳索夹,包括主体机构、连接机构以及活动机构,其中:主体机构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机构依次贯穿活动机构以及通孔然后与主体机构连接;活动机构至少部分设置于通孔内,且活动机构与主体机构活动连接。本发明的吊耳索夹,在使用时,主体机构与拉索连接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大跨度建筑向着轻量化方向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多的用到索网结构体 系,通常索网的结构刚度比常规钢结构刚度要小,在建筑结构经常遇到的风荷载、雪荷载下 会发生较大变形,因拉索变形会带着索夹一起发生变形,导致索夹上的拉耳构造不再处于 竖直方向,而拉耳上的拉力为竖直方向,于是拉耳与索夹连接位置会出现弯矩,通常遇到这 样的情况设计中会通过增加垂直耳板方向的肋板来抵抗弯矩,这就导致了索夹的尺寸增 加、重量增加,当这样的索夹数量较多时,会给整个索网结构体带来额外的负载,经济性下 降;同时,当附加弯矩较大时,耳板的安全性也会显著降低。这就导致了吊耳的索夹的结构 容易损坏、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吊耳索夹,通过所述吊耳索夹,让吊耳保持竖直方 向,防止因主体机构随拉索倾斜导致连接机构受弯损坏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吊耳索夹。 本发明的吊耳索夹包括主体机构、连接机构以及活动机构,其中:主体机构上设置 有通孔;连接机构依次贯穿所述活动机构以及通孔然后与主体机构连接;活动机构至少部 分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活动机构与主体机构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索夹主体和索夹盖板,其中:所述索夹主体与所述索夹 盖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索夹盖板设置于所述索夹主体两端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索夹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索夹盖板的上表面设 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索夹主体的中部并 且贯穿所述索夹主体。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壁表面经光滑处理。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壁表面通过镀硬铬或粘接镜面处理。 可选地,所述通孔包括从上到下连通设置的圆台状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 第一通孔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索夹主体的上表面,第二端位于所述索夹主体内,且此第一端 的内径大于此第二端的内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索夹主体内,第二端位于所 述索夹主体的下表面,且此第一端的内径小于此第二端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球面垫圈,所述球面垫圈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球面垫 圈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吊杆,所述吊杆贯穿所述球面垫圈以及通孔然后与所 述主体机构连接。 3 CN 111576628 A 说 明 书 2/4 页 可选地,所述吊杆的一端设置有销孔,且所述吊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 接板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开口销;在所述吊杆上,所述销孔与所述球面垫圈 之间还套设有六角螺母,通过所述六角螺母将所述吊杆与所述主体机构紧固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吊耳索夹在使用时,主体机构与拉索连接,当拉索因外力 发生倾斜时,活动机构在主体机构内的通孔发生滑动,从而保证连接机构仍然处于竖直方 向,进而避免吊耳索夹的各个机构之间产生弯矩,减少不必要的抗弯构造,延长吊耳索夹的 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图来 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吊耳索夹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吊耳索夹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吊耳索夹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索夹主体,2-索夹盖板,3-螺栓,4-第一弧形凹槽,5-第二弧形凹槽,6-吊杆,7- 开口销,8-六角螺母,9-第一通孔,10-连接板,11-销轴孔,12-第二通孔,13-球面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