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图像显示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底电极、顶电极和位于底电极和顶电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在相邻两个采用溶液法进行制作的发光功能层之间设置一层具有油水双亲性的界面层。在前一层发光功能层制备完成之后,在其上形成一层界面层  全部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具有能耗低、响应 速度快、视角宽、更轻薄且具有柔韧性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是将量子 点作为发光层的制作材料,在不同的导电材料之间引入发光层从而得到所需要波长的光。 QLED具有色域广、自发光、启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 OLED及QLED中的发光功能层均可以采用溶液法进行制作,在采用溶液法制备发光 功能层时,需要保证功能层的完整性,且后制备的功能层的溶液不能对前一功能层造成破 坏;同时为了干燥后的膜层平整且可以覆盖整个发光区域,还需要保证后引入的溶液在上 一功能层表面具有良好的浸润和铺展。 现阶段相邻的功能层采用的溶液通常选择正交溶剂,这将导致发光区域内功能层 在前一功能层表面不能完全填充,且膜层厚度不均匀,严重影响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甚 至还会造成器件短路而无法正常点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图像显示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底 电极、顶电极和位于底电极和顶电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在相邻两个采用溶液法进行制作 的发光功能层之间设置一层具有油水双亲性的界面层。在前一层发光功能层制备完成之 后,在其上形成一层界面层,由于其具有油水双亲性,因此无论前一层发光功能层采用水性 或油性溶液进行制作,界面层均可以在其表面具有良好的浸润和铺展性,而后在形成后一 层发光功能层时,则可以完全铺展于发光区域内,由此避免溶液法制备发光器件时易发生 的膜厚不均匀、浸润和铺展性差等问题,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界面层可以设置于任意两个相邻的且采用溶液法制作时极 性相差较大的发光功能层之间。通过在相邻的发光功能层之间设置界面层,克服溶液法制 作OLED面板或QLED面板的缺陷,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界面层采用溶液法进行制作,通过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 液旋涂或喷墨打印在功能层上,再进行干燥成膜处理即可形成界面层。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界面层中的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烷基醚聚氧代 乙烯及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环己酮、丙酮及两者的混合物。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界面层的厚度为2nm-50nm。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为正置结构器件,底电极为阳极,顶电极为阴极; 发光功能层包括: 空穴注入层,位于底电极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 3 CN 111599930 A 说 明 书 2/9 页 空穴传输层,位于空穴注入层背离底电极的一侧; 发光层,位于空穴传输层背离空穴注入层的一侧; 电子传输层,位于发光层面向顶电极的一侧; 电子注入层,位于电子传输层面向顶电极的一侧; 界面层位于空穴注入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为倒置结构器件,底电极为阴极,顶电极为阳极; 发光功能层包括: 电子注入层,位于底电极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 电子传输层,位于电子注入层背离底电极的一侧; 发光层,位于电子传输层背离电子注入层的一侧; 空穴传输层,位于发光层面向顶电极的一侧; 空穴注入层,位于空穴传输层面向顶电极的一侧; 界面层位于空穴注入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底电极与发光层之间的功能层采用旋涂法或喷墨打印法制 作而成。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层采用旋涂法或喷墨打印法制作而成。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为顶发射型器件或底发射型器件。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 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1-衬底基板,12-发光器件,121-底电极,122-顶电极,123-发光层,124-空 穴注入层,125-空穴传输层,126-电子传输层,127-电子注入层,128-界面层。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