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推力针栓喷注器,包括中心杆、壳体、底座和轴向移动机构;中心杆具有锥形头部,并能在轴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轴向往复运动;底座包括圆台尾部和套筒部;套筒部与中心杆之间形成内流道,内流道包括内流道集液腔、内流道收缩段和内流道扩口段;套 全部
背景技术:
针栓喷注器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稳定,可适用性强,推力变比大,结构简单,成本 低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针栓喷注器的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有待进行解决: 1、雾化角太小,内流道喷出的液体不能很好的扩散,容易发生贴壁流动现象,使得喷雾 分布范围较小。 2、针栓喷注器的几何结构,尤其是出口处打开距离,对雾化结果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推力针栓喷 注器,该变推力针栓喷注器通过在针栓喷口处的特殊的几何结构,有效的改善了贴壁流动 的现象;同时设置压力腔,使得中心杆可以上下移动,实现变流量调节,提高了发动机的工 作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推力针栓喷注器,包括中心杆、壳体、底座和轴向移动机构。 中心杆、底座和壳体均为回转体,且从内至外依次同轴套设。 中心杆具有锥形头部,中心杆能在轴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轴向往复运动。 底座包括一体设置的圆台尾部和套筒部。 套筒部与中心杆之间形成内流道,内流道包括内流道集液腔、内流道收缩段和内 流道扩口段。套筒部的头部内壁面设置有收缩圆环,位于收缩圆环以上的内流道形成内流 道集液腔,收缩圆环与中心杆之间的内流道形成为内流道收缩段。收缩圆环的头部内壁面 设置有扩口斜面,扩口斜面所在直线与锥形头部的锥面所在直线相交。扩口斜面与中心杆 之间的内流道形成为内流道扩口段。扩口斜面顶端与锥形头部中锥面的轴向距离称为内流 道出口距离。 套筒部与壳体之间形成外流道。 圆台尾部设置有内流道入口和外流道入口,内流道入口用于向内流道注入液氧, 外流道入口用于向外流道注入甲烷。圆台尾部与壳体尾部密封连接。 当中心杆沿轴向往复运动时,内流道出口距离逐渐缩小或逐渐增大,使得液氧流 量实现连续调节。 中心杆的尾端设置有圆柱尾部,圆柱尾部的直径大于中心杆的直径。 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端盖、弹簧和轴套。 端盖同轴套设在圆柱尾部的外周,且与底座密封连接。 3 CN 111594351 A 说 明 书 2/4 页 圆柱尾部的外壁面与端盖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圆柱尾部将端盖内腔密封分割 为伸缩腔和压力腔。 弹簧安装在伸缩腔内,能驱动中心杆轴向移动。 轴套密封滑动套设在中心杆外周,用于密封分隔压力腔和内流道集液腔。 压力腔与外接气源相连接。通过控制压力腔中的气体压力,进而驱动中心杆的轴 向往复位移。 外流道包括外流道集液腔和外环缝。壳体的尾部设有至少两级台阶,其中,位于头 部的一级台阶与套筒部之间形成为外流道集液腔,除外流道集液腔以外的外流道为外环 缝。其余台阶与底座的圆台尾部形成迷宫密封。 外环缝的所有径向厚度相等。 扩口斜面与中心杆轴线之间形成锐形夹角,该锐形夹角为30度。 套筒部头部还具有水平设置的水平端面,该水平端面与扩口斜面顶端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将针栓喷注器的内流道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其中内流道扩口段的设置,使 得液膜便于破碎,雾化效果好,有效的扩大了喷雾范围。本发明中内流道出口距离处的两个 不平行锥面,当推进剂流经不平行锥面(流道面积发生改变),推进剂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 湍流度增加,在出来与另一种推进剂撞击时,更容易发生破碎,较少破碎的时间和破碎距 离,使得燃烧提前完成,提高了燃烧效率。 2、本发明中轴向移动机构的设置,能使中心杆实现轴向往复运动,进而使得内流 道出口距离发生变化,使得推力实现连续可调节,提高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本发 明主要适用于液氧甲烷推进组合使用,具有5:1的推力调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变推力针栓喷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中的中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 10.中心杆;11.锥形头部;111.锥面;12.圆柱尾部; 20.壳体;21.台阶; 30.底座;31.圆台尾部;311.内流道入口;312.外流道入口;312.迷宫槽;32.套筒部; 321.收缩圆环;322.扩口斜面;323.水平端面; 40.内流道; 41.内流道集液腔;42.内流道收缩段;43.内流道扩口段;431.内流道出口距离; 50.外流道;51.外流道集液腔;52.外环缝; 60.轴向移动机构;61.端盖;611.充气口;62.弹簧;63.轴套;64.压力腔。 4 CN 111594351 A 说 明 书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