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流体加压结构及其风扇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加压结构及其风扇,包含一轮毂,外缘周侧延伸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自由端,复数第一中空凸体设于该第一面,复数第二中空凸体于该第二面,并且该第一、二中空凸体错位设置,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吸入口及一第一排出  全部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2、图3,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通常使用叶片型扇轮,驱动叶 片型扇轮旋转后,可将对应于轮毂22的扇框30的入口31外的流体吸入,并通过叶片24加压 后通过扇框30的侧向出口32将流体排出。 然而,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的叶片24的加压段只有从叶片24固定于轮毂 22的固定端241至自由端242,如此短的加压段造成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只能做到 有限的流体加压。 此外,通过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加压后的一部分流体会在叶片24与扇框 30之间形成涡流,造成马达产生无效的作功,除了耗电之外,同时涡流不断冲撞扇框30及叶 片24进而产生震动及噪音。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是本领域研究人员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增加流体加压段的长度,使流体沿着线性螺旋方向不断循环 流动,进而持续不断的加压流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减少涡流,进而降低震动及噪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避免马达无效做功,减少马达耗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体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轮毂,外缘周侧延伸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自由端,复数 第一中空凸体设于该第一面,复数第二中空凸体于该第二面,并且该第一中空凸体、第二中 空凸体错位设置,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吸入口及一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 出口连通该第一吸入口及该第二面,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二吸入口及一第二 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连通该第二吸入口及该第一面,该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贯通该板 体。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板体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扰动一流体朝逆时针方向 流动,该第一吸入口、第二吸入口面对该板体的顺时针旋转方向。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第二中空凸体等间距及/或不 等间距的排列分布。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底端及一第一 自由端,一第一轴向高度界定在该第一底端及该第一自由端之间,且每一第一中空凸体的 第一轴向高度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二底端及一第二 4 CN 111577654 A 说 明 书 2/6 页 自由端,一第二轴向高度界定在该第二底端及该第二自由端之间,且每一第二中空凸体的 第二轴向高度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每一第一中空凸体的第一轴向高度从该外缘周侧往 自由端逐渐变高或变低。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每一第二中空凸体的第二轴向高度从该外缘周侧往 自由端逐渐变高或变低。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每一第一中空凸体的第一轴向高度从该外缘周侧往 自由端逐渐变高再变低或逐渐变低再变高。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每一第二中空凸体的第二轴向高度从该外缘周侧往 自由端逐渐变高再变低或逐渐变低再变高。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具有一截面平行该板体,且该复 数第一中空凸体的截面形状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具有一截面平行该板体,且该复 数第二中空凸体的截面形状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截面形状是类圆形、六角形、四角形或三角形。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第二中空凸体的排列分布相同 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外径,且每一第 一中空凸体的第一外径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二外径,且每一第 二中空凸体的第二外径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的第一外径从该轮毂外缘周侧 往自由端逐渐变大或变小。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的第二外径从该轮毂外缘周侧 往自由端逐渐变大或变小。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轮毂外缘周侧形成一流入侧,该自由端形成一流出 侧,其中该板体的第一面是一平面或一倾斜面。 一种具有流体加压结构的风扇,其中,包含: 一扇框,具有一上盖、一框体,该上盖具有一入口,该框体具有一结合座,在该上盖 及该框体之间界定一侧向出口及一流道,该结合座套接一定子组,且在结合座周围选择设 有复数透孔,一侧墙设置在该流道周围并垂直连接该上盖及该框体,该流道连通该侧向出 口;及 一轮毂,具有一顶壁及一侧壁,该顶壁对应该扇框的入口并设有一轴杆插接该结 合座内的至少一轴承,该侧壁从该顶壁的一外周垂直延伸,该侧壁设有一转子组对应该定 子组,并且该轮毂外缘周侧延伸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自由端,复数 第一中空凸体设于该第一面,复数第二中空凸体于该第二面,并且该第一中空凸体、第二中 空凸体错位设置,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吸入口及一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 出口连通该第一吸入口及该第二面,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二吸入口及一第二 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连通该第二吸入口及该第一面,该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贯通该板 5 CN 111577654 A 说 明 书 3/6 页 体。 凭借本发明此设计,令流体得持续不断的加压,进而降低震动及噪音以及减少马 达耗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扇框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流体加压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现有扇框及流体加压结构的剖视图; 图4A是本发明流体加压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流体加压结构的流体流体动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本发明流体加压结构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及仰视图; 图6A至图6G是本发明流体加压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二中空凸体的第一、二轴 向高度相同或不同的示意图; 图6H及图6I所示是本发明流体加压结构的一实施例的顶面变化态样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本发明流体加压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二中空凸体截面几何形状 示意图; 图8A及图8B是本发明设置在扇框内的示意图及具体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流体加压结构10;轮毂11;顶壁111;侧壁112;外缘周侧113;板体 12;自由端122;第一面123;第二面124;第一中空凸体125;第一吸入口1251;第一底端1252; 第一自由端1253;第一排出口1254;第一间隙126;第二中空凸体127;第二吸入口1271;第二 底端1272;第二自由端1273;第二排出口1274;第二间隙128;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 20;轮毂22;叶片24;固定端241;自由端242;扇框30;入口31;侧向出口32;扇框40;上盖41; 入口411;框体42;结合座421;侧墙422;透孔423;定子组43;侧向出口44;流道45;轴承48;第 一外径d1;第二外径d2;第一轴向高度h1;第二轴向高度h2;旋转方向R;流体F。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