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一种CPA推动互锁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及把手,插座包括插座壳体、装配在插座壳体中的插座信号接触件,把手通过一次锁紧结构将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锁紧,插头壳体的空腔中滑动装配有前端设置插头信号接触件的信号短接部件,信号短接部件通过二次锁紧结 全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互连的重要零部件,关乎着车辆行驶过程中的 安全性与可靠性。CPA(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和HVIL(High Voltage Interlock Loop)已经成为连接器安全性保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CPA(二次锁紧结构)是用于保证一次 锁止机构不会轻易退出的位置确保结构;HVIL(高压互锁)是用来保证信号回路迟于功率回 路导通,早于功率回路断开,防止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出现拉弧等损伤的系统。现有的连接 器安全性结构中,CPA和HVIL相互独立,在CPA装配到位前,HVIL已经导通,控制系统无法判 断CPA是否已经安装到位,需要人工识别;另一方面,CPA安装到位后,但在车载振动的工作 环境中,也有振动松脱的风险,常规的结构无法检测CPA是否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CPA推动互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系统无法监测CPA 状态及无法判断CPA是否装配到位和装配到位后振动松脱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 一种CPA推动互锁结构,包括适配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滑动装配在插头壳体 上的把手,插座包括插座壳体、装配在插座壳体中的插座信号接触件,把手通过一次锁紧结 构将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锁紧,插头壳体的空腔中导向滑动装配有前端设有插头信号接触 件的信号短接部件,该信号短接部件通过二次锁紧结构与把手锁止配合实现二次锁紧,且 信号短接部件位于二次锁紧位时插头信号接触件与插座信号接触件接触导通,位于二次解 锁位时插头信号接触件与插座信号接触件分离。 本发明的目的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二次锁紧结构包括设于信号短接部件后端的锁止 键、设于把手上部并与锁止键锁止配合的锁止槽、以及设于把手下部并在信号短接部件位 于二次锁紧位时与信号短接部件在上下方向挡止配合以防止把手朝解锁方向运动的凸起。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信号短接部件的后端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在把 手位于解锁位时与所述凸起在前后方向挡止配合的挡翼。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一次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座壳体上的锁柱以及 开设于把手上并与该锁柱锁止配合的锁槽。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插头壳体上设有定位键,把手内壁开设有与该定位 键在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锁紧时锁止配合的键槽。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信号短接部件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沿径向开设且 用于安装密封件的环槽。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插头信号接触件嵌装在信号短接部件前端的内孔 3 CN 111585103 A 说 明 书 2/4 页 中,且插头信号接触件通过后端设置的倒刺孔与该内孔中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部过盈配 合实现装配定位。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插头壳体两侧设有与把手内壁开设的导向槽滑动 配合的导向臂。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信号短接部件前端两侧设有防退键,空腔侧壁上对 应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防退键挡止配合以防止信号短接部件脱出于空腔的防退键 槽。 前述的CPA推动互锁结构,其中插座信号接触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片式插针。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HVIL与CPA相结合,从而使二次锁紧结构与高压互锁 功能相关联,通过信号短接部件整合高压互锁的信号回路导通功能以及连接器的二次锁止 功能,当二次锁紧结构未安装到位时,高压互锁回路为断开状态,二次锁紧结构到位后信号 回路方可接通,因此互锁回路一旦导通即可证明二次锁紧结构已经生效,无需人工判断。此 外,当连接器工作过程中出现二次锁紧机构松脱失效时,高压互锁回路则会断开,系统可以 及时监测到该松脱失效的信息,但此时连接器一次锁紧结构未松脱,功率接触件依然正常 接触,因此连接既可继续实现功率传输,又可向控制系统给出连接器存在脱出风险的信号。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 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 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插头壳体与把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信号短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插头与插座未插合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中信号短接部件的剖面图。 图6至图7为本发明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插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插头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插头与插座初步对插且把手处于解锁位时的状态图。 图11为图10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现一次锁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现二次锁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A-A截面图。 图15为图13中B-B截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