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株耐高温的乳酸菌及其在豆腐酸浆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摘要:
一株耐高温的乳酸菌及其在豆腐酸浆生产中的应用,属于乳杆菌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乳酸菌不耐高温的问题,一株耐高温的乳酸菌,鼠李唐乳杆菌HCUL 1.1901‑1912,该菌种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309,保藏  全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其中耐高温的乳 酸菌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多种工业中的应用尤为突出,目前其主要在食品中广泛应用。酸 乳、干酪、泡菜、豆豉等都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广泛喜爱的一种功能性食品,它们都是以乳酸 菌为发酵菌种的。在高渗和高温的条件下,利于提高底物和产物的浓度;另外,在生产中可 以减少污染杂菌,降低生产风险。 酸浆豆腐作为我国传统食品以其绿色安全、口感良好等特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 热点。酸浆豆腐不添加其他凝固剂,是利用自身制作豆腐所产生的副产物——黄浆水自然 发酵后作为凝固剂,而黄浆水在自然发酵成酸浆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有益菌就是乳酸 菌。目前工业上酸浆豆腐制备中最低点浆温度为75℃,而普通乳酸菌的最适温度为37℃~ 42℃,对于酸浆豆腐工艺而言,如果可以获得一株优良的耐高温的菌种非常关键,因此乳酸 菌的分离选育工作至关重要,但要取得优良的菌种却并非易事。 尽管现在采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可以添加外源基因到细胞内或者删除某个基 因。但就目前技术看来,获得一个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仅靠以上的简单基因操作并不容易, 并且删除某个基因或者导入外源基因可能会破坏乳酸菌胞内的代谢平衡,进而影响细胞的 正常代谢生长。另外,对于食品工业而言,基因工程菌的使用可能具有高度安全隐患,在很 多国家是被禁止的。因此,传统的诱变育种仍是大多数工业微生物育种最重要、最有效的技 术手段。 目前用于微生物诱变育种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诱变,其中物理诱变包括紫外线、 激光、  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等物理方法,化学诱变主要包括各种烷化剂。其中紫外诱变依 据  DNA和RNA的嘌呤和嘧啶有很强的紫外光吸收能力,最大的吸收峰在260nm,因此波长 260nm的紫外辐射是最有效的诱变剂,紫外辐射可以引起碱基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或缺失 等,可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且安全无毒,适合食品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乳酸菌不耐高温的问题,提供一株耐高温的乳酸 菌及其在豆腐酸浆生产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株耐高温的乳酸菌,鼠李唐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HCUL1 .1901- 1912,该菌种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309,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时间为2020.01.07。 一种上述的耐高温的乳酸菌的应用,所述乳酸菌应用于酸浆豆腐生产中豆腐酸浆 3 CN 111607533 A 说 明 书 2/4 页 水的发酵。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运用紫外诱变技术、温度梯度筛选 和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实验室储存从云南建水豆腐酸浆中分离的乳酸菌进行诱变 及高温筛选培养鉴定。可对纯种发酵酸浆提供技术支撑,还为制备标准化酸浆和酸浆豆腐 制作技术规范提供理论依据,对酸浆豆腐的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开发新 型益生菌发酵豆制品提供了新的资源来源。 附图说明 图1为HCUL1.1901-1912紫外诱变前显微镜像图; 图2为HCUL1.1901-1912紫外诱变后显微镜像图; 图3为HCUL1.1901-1912紫外诱变后耐60℃、70℃、80℃、90℃温度60min后显微镜 像图,诱变以后菌种形态改变,由短杆菌变为长杆菌; 图4为HCUL1.1901-1912紫外诱变后耐不同梯度温度生长曲线比较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