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兰花种子培养;2)繁育用原材料处理;3)繁育培养。本发明操作简单,不需要无菌培养,成本低廉。环境限制较小,适用于野生兰花分布地区的兰花种子繁育,经试验,用此种方法进行兰花种子繁育出苗率可以达到10%以上,温度适应 全部
背景技术:
兰花是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兰属植物通称。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 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 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 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 史。 在20世纪以前,它主要通过无性分株和从原产地收集的野生物种供应给市场。为 了获得理想的混血植物,许多植物科学家和园艺学家及兰花爱好者都试图用种子培育兰 花。为此,他们在母本植物下面的土壤里播种,或者用这种土壤播种。有偶然成功者,但所得 幼苗甚少无实用价值。 经过多年的研究,直到20世纪初才由伯纳德(Bemard)和布吉夫(Burgeff)弄明白 兰花种子发芽需要在胚中有真菌的存在。某些研究者认为,真菌的存在有利于把兰花种子 胚细胞中的淀粉转化为糖,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因此,产生了一种更完善、更实用的种子培 育兰花的方法。即共生法在无菌培养基中既播种兰花种子又接种特定的真菌,这一方法很 快在兰花杂交交育种上得到应用。但远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其缺点在于设备费昂贵,菌种 分离、保存和接种的适宜时期的掌握等。这些在实际做起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杂交得到更加完美的兰花植株,并且提高育苗成功率,选用采 用无菌培养,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 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 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 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但是无菌培养的方法对于培养要求、操作规范等较为严苛,普通养殖兰花的爱好 者无法拥有无菌培养室,极大地阻碍了民间兰花爱好者对于兰花的杂交培育研究,因此,提 高有菌状态下兰花种子的繁育率,会极大的促进兰花杂交培育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用以解 决现有兰花种子繁育技术中,有菌繁育的发育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兰花种子培养; 2)繁育用原材料处理; 3)繁育培养。 3 CN 111543278 A 说 明 书 2/6 页 进一步的,所述兰花果实培养具体步骤为: 在兰花开放时,用相同或不同的兰花品种近交或杂交,待6-8个月,果实成熟,选取长势 良好的兰花果实,取种子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繁育用原材料处理具体步骤为: S1.采摘栎树枝干和叶片,在开水中煮沸半小时,冷却备用; S2.取一定量培土,烘干,备用; S3. 采摘野生兰花根附近带有白色兰菌丝的枯枝叶,和步骤S1得到的湿润栎树叶片充 分拌匀,然后装入塑料密封袋里密封,5-20℃下存放50-70天,得到“兰菌”栎木叶。 进一步的,所述繁育培养的具体步骤为: A1.选用木材质的繁育箱,在繁育箱的侧壁均匀戳出孔洞; A2.在繁育箱内由下到上,依次铺设一层S1得到的栎树枝干、一层S2得到的培土; A3.将S3得到的 “兰菌”栎木叶与步骤1中得到的兰花种子拌匀,混合铺设在培土上方, 然后在其上方依次再铺设一层培土、一层松叶; A4.将繁育箱放置在遮荫度60%的环境中,进行日产管理,保持水土湿润,持续培养80- 100天,得到兰苗。 进一步的,所述枝干直径小于1cm,长度剪短到3-5cm。 进一步的,所述培土选用无腐殖成分的颗粒状红壤土。 进一步的,步骤S3中,采摘野生兰菌的时间段为6月份。 进一步的,培土层厚度为3cm-5cm。 进一步的,步骤A4中,繁育箱温度为5-20℃,湿度为40%-60%。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将粘有菌丝的湿润栎树叶片密封在密封袋内,18℃下存放60 天,得到“兰菌”栎木叶; S3所述的松叶经过高温蒸煮后冷却处理; 所述栎树枝干和叶片为自然凋落的落叶和碎枝或鲜叶、树枝; 所述兰花种子随采随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操作简单,不需要无菌培养,成本低廉。环境限制较小,适用于野生兰花分布地 区的兰花种子繁育,经试验,用此种方法进行兰花种子繁育出苗率可以达到10%以上,温度 适应范围大,较大地提高了种子繁育兰花的成功率,进而促进了兰花杂交的成功率,适宜推 广使用。
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兰花种子培养;2)繁育用原材料处理;3)繁育培养。本发明操作简单,不需要无菌培养,成本低廉。环境限制较小,适用于野生兰花分布地区的兰花种子繁育,经试验,用此种方法进行兰花种子繁育出苗率可以达到10%以上,温度适应 全部
背景技术:
兰花是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兰属植物通称。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 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 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 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 史。 在20世纪以前,它主要通过无性分株和从原产地收集的野生物种供应给市场。为 了获得理想的混血植物,许多植物科学家和园艺学家及兰花爱好者都试图用种子培育兰 花。为此,他们在母本植物下面的土壤里播种,或者用这种土壤播种。有偶然成功者,但所得 幼苗甚少无实用价值。 经过多年的研究,直到20世纪初才由伯纳德(Bemard)和布吉夫(Burgeff)弄明白 兰花种子发芽需要在胚中有真菌的存在。某些研究者认为,真菌的存在有利于把兰花种子 胚细胞中的淀粉转化为糖,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因此,产生了一种更完善、更实用的种子培 育兰花的方法。即共生法在无菌培养基中既播种兰花种子又接种特定的真菌,这一方法很 快在兰花杂交交育种上得到应用。但远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其缺点在于设备费昂贵,菌种 分离、保存和接种的适宜时期的掌握等。这些在实际做起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杂交得到更加完美的兰花植株,并且提高育苗成功率,选用采 用无菌培养,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 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 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 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但是无菌培养的方法对于培养要求、操作规范等较为严苛,普通养殖兰花的爱好 者无法拥有无菌培养室,极大地阻碍了民间兰花爱好者对于兰花的杂交培育研究,因此,提 高有菌状态下兰花种子的繁育率,会极大的促进兰花杂交培育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用以解 决现有兰花种子繁育技术中,有菌繁育的发育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兰花种子培养; 2)繁育用原材料处理; 3)繁育培养。 3 CN 111543278 A 说 明 书 2/6 页 进一步的,所述兰花果实培养具体步骤为: 在兰花开放时,用相同或不同的兰花品种近交或杂交,待6-8个月,果实成熟,选取长势 良好的兰花果实,取种子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繁育用原材料处理具体步骤为: S1.采摘栎树枝干和叶片,在开水中煮沸半小时,冷却备用; S2.取一定量培土,烘干,备用; S3. 采摘野生兰花根附近带有白色兰菌丝的枯枝叶,和步骤S1得到的湿润栎树叶片充 分拌匀,然后装入塑料密封袋里密封,5-20℃下存放50-70天,得到“兰菌”栎木叶。 进一步的,所述繁育培养的具体步骤为: A1.选用木材质的繁育箱,在繁育箱的侧壁均匀戳出孔洞; A2.在繁育箱内由下到上,依次铺设一层S1得到的栎树枝干、一层S2得到的培土; A3.将S3得到的 “兰菌”栎木叶与步骤1中得到的兰花种子拌匀,混合铺设在培土上方, 然后在其上方依次再铺设一层培土、一层松叶; A4.将繁育箱放置在遮荫度60%的环境中,进行日产管理,保持水土湿润,持续培养80- 100天,得到兰苗。 进一步的,所述枝干直径小于1cm,长度剪短到3-5cm。 进一步的,所述培土选用无腐殖成分的颗粒状红壤土。 进一步的,步骤S3中,采摘野生兰菌的时间段为6月份。 进一步的,培土层厚度为3cm-5cm。 进一步的,步骤A4中,繁育箱温度为5-20℃,湿度为40%-60%。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将粘有菌丝的湿润栎树叶片密封在密封袋内,18℃下存放60 天,得到“兰菌”栎木叶; S3所述的松叶经过高温蒸煮后冷却处理; 所述栎树枝干和叶片为自然凋落的落叶和碎枝或鲜叶、树枝; 所述兰花种子随采随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操作简单,不需要无菌培养,成本低廉。环境限制较小,适用于野生兰花分布地 区的兰花种子繁育,经试验,用此种方法进行兰花种子繁育出苗率可以达到10%以上,温度 适应范围大,较大地提高了种子繁育兰花的成功率,进而促进了兰花杂交的成功率,适宜推 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