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玻璃透镜成型模具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透镜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挤料棒,所述第一模组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玻璃透镜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模腔、和通过流道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的储料槽;所述第二模组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玻璃透镜第一侧面相对应的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与汽车车灯上的光学元件大部分都是玻璃材质的,由于玻璃材料熔点 高,且粘度大、流动性小,故以往进行光学元件通常是对加热软化的玻璃进行加压的冲压成 型,在对玻璃冲压成型的情况下,使用具备一对成型模具以及引导这一对成型模具的筒形 模具的模具组,即,在冲压成型中,玻璃被加热至玻璃转移点温度以上而被加热软化,通过 成型模具加压后变形,再冷却玻璃转移点温度以下从而硬化,脱模得到光学元件,然而此种 成型模具,一次只能加工形成一个光学元件,工作效率低下;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制备的光 学元件结构简单,无法实现目前多样化的光学元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多样化的光学元 件制备需求的玻璃透镜成型模具,该玻璃透镜成型模具可提高光学元件的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透镜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挤料棒,所述第一模组的上表 面设置有与玻璃透镜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模腔、和通过流道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的 储料槽;所述第二模组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玻璃透镜第一侧面相对应的多个第二模腔, 所述第一模腔与所述第二模腔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模组上还设有一与所述储料 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挤料棒可垂直于所述第二模组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通 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组的上表面的边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口,第二模组的下表 面的边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口。 进一步地,所述挤料棒的下端头的形状结构与所述储料槽的形状结构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挤料棒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模组的厚度尺寸。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盘及与所述底盘可活动连接的第三模组,所述底盘通过设于 所述底盘上与所述底盘成一体结构的限位柱与所述第一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组的底部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组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模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 述第三模组贯穿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模组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模组的顶端结构与所述第一模腔形成的型腔与所述玻璃透镜 第一侧的结构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组的下表面上与所述流道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预料 槽。 3 CN 111574032 A 说 明 书 2/3 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透镜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挤料棒,所 述第一模组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玻璃透镜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模腔、和通过流道与所 述第一模腔连通的储料槽;所述第二模组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玻璃透镜第一侧面相对应 的多个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与所述第二模腔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模组上还 设有一与所述储料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挤料棒可垂直于所述第二模组来回移动 地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该实施例实现了玻璃透镜生产的一模多产的目的,即一次压铸可 以生产出多个玻璃透镜,进而提高了玻璃透镜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透镜成型模具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透镜成型模具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