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污油泥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包括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外围的外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内壳体两侧的间隔体;以及,锤磨组件,包括转动轴以及通过锁紧件交错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子件和第二转子件,所述第一转子件与第二转子件均所述内壳体的 全部
背景技术:
污油泥中含有油、水、泥沙及其他杂质,其他杂质可能包括钻井废弃油泥和受油污 染的土壤、漂白土、油罐污泥、油页岩和鱼类废料,成分复杂,将污油泥直接排放会造成有效 油分的浪费,并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及破坏,因此,需要对污油泥进行有效处理; 目前,国内外已经实施了诸多污油泥处理工艺,以连续的热解工艺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将 污油泥转化为易储存、易运输、能量密度高且使用方便的油品、可燃气、固态产物等产品;但 是,这些工艺容易造成气相轻质烃类组分二次裂解,使不凝气体产量增加,高品质油分的回 收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存在安全风险高和能耗高等问题;含油污泥的处理工艺多 种多样,各有所长,但尚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作为处理所有类型含油泥砂的理想方法,总 体来说仅靠单一的处理工艺很难满足环保要求,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将各种工艺有机 组合,加强污泥的深度处理和节能高效是发展趋势。 目前锤磨工艺是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热解析原理有效地分离 和回收,但在锤磨的过程中,材料会逐渐加热,使由于沸点不同,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水将首 先蒸发,然后会蒸发不同的油分;常用基础油的典型沸点分布在180-200℃到280-340℃之 间;由于传统热油的应用温度有限,材料在这些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最高温度将处于260- 350℃左右,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会导致材料中的油蒸发不足,如果使用较长的材料停留时 间,使材料中的温度与热油温度大致相同,从而降低处理能力;因为处理的时间增加,物料 会被弄得非常碎,物料很难在处理室内留存,物料与液态蒸气一同被排出去,粉尘式颗粒非 常小,几乎不可能和气体蒸气分离,粉尘能够很顺利的进入到冷凝器中,而且在液态冷凝器 中终结,因此回收的油里面很难有比较纯净的;另外冷凝后混合蒸汽通过冷凝将油水分离, 热能没有有效的利用,处理能耗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 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 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存在污油泥不易分解且分解过程较耗能的 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污油泥装置,包括, 承载组件,包括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外围的外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内壳体两 侧的间隔体;以及, 锤磨组件,包括转动轴以及通过锁紧件交错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子件和 4 CN 111547981 A 说 明 书 2/11 页 第二转子件,所述第一转子件与第二转子件均所述内壳体的反应腔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壳体与外 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加热隔腔; 其中,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均与第一加热隔腔相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壳体与设 置于所述内壳体两侧的间隔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加热隔腔和第三加热隔腔; 其中,所述内壳体两侧的间隔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进出口、第四进出口、第五进出 口和第六进出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壳体上设 置有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出料管、喷嘴和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出料 管与喷嘴均穿过所述第一加热隔腔与所述反应腔连接且相通,所述出气管穿过第二加热隔 腔与所述反应腔相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转子件 与第二转子件的结构相同; 其中,第一转子件包括轴套和叶片,所述叶片均设置于所述轴套外侧; 其中,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外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轴套内壁对 称开设有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与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凸起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叶片远离所 述轴套的一端设置有耐磨体。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处理污油 泥装置,其还包括驱动组件和加热组件; 其中,承载组件,包括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外围的外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内壳 体两侧的间隔体;以及, 锤磨组件,包括转动轴以及通过锁紧件交错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子件和 第二转子件,所述第一转子件与第二转子件均所述内壳体的反应腔内; 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加热组件,与所述承载组件建立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 括蒸汽注入件和循环注入件,所述循环注入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循环注入件 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腔、第一加热隔腔、第二加热隔腔和第三加热隔腔建立连接,所述蒸汽 注入件与所述反应腔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还 包括介质注热件,所述介质注热件均与所述第一加热隔腔、第二加热隔腔和第三加热隔腔 建立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有的转子件和多个加热腔,能够充分对污油泥进 行充分加热和锤磨,如此便于污油泥分解充分,同时采用介质加热与锤磨联合作用的热解 5 CN 111547981 A 说 明 书 3/11 页 析方式,同时蒸汽的注入大大的降低了油的蒸发温度,提高了处理的效率,解决了精细锤磨 粉尘难处理的问题,工艺温度的降低,提高了机械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强了运行的稳定性, 能够更加绿色、节能、高效、稳定、安全地处理含油污泥,满足未来发展的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 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第一种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第二种工艺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处理污油泥装置和系统的第三种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