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纺织布在线印染不同色彩和在线裁切的生产线,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且从左往右顺次设置有放卷机构、烘干装置、纺织布牵引机构和裁切装置,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上色装置;上色装置包括垂向贯穿工作台的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 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 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 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 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 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 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从纺织布生产厂加工出来纺织布为原色,而用户拿到该纺织布后需要利用印染生 产线对原色纺织布进行上色处理,以达到客户的需求。现有加工纺织布生产线包括从左往 右顺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印染设备、烘箱和收卷机构,上色前,工人将收卷于放卷机构上的 原色纺织布的首端顺次穿过印染设备的两个印染辊之间的区域、烘箱的干燥通道最后固定 于收卷机构上;进行上色时,工人先打开收卷机构,收卷机构将放卷机构上的原色纺织布逐 渐开卷,当放卷出的原色纺织布进入到两个印染辊之间的区域后,两个印染辊将位于印染 盒内的颜料压印到原色纺织布的上下表面,以实现纺织布的上色,当上色后的纺织布进入 到烘箱内后,烘箱内的热量将位于纺织布表面上的颜料层干燥,最后上有颜色的成品纺织 布被收卷机构收卷起来,从而实现了纺织布的上色。 现有加工纺织布生产线虽然能够加工出纺织布,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从纺 织布生产厂加工出来的原色纺织布的表面上附着有绒毛,若绒毛进入到印染设备后,经印 染后,在颜料层上存在纹路(纹路主要是由绒毛导致的),导致收卷的成品纺织布的颜料层 非常不均匀,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成品纺织布的外观质量。2、在印染区域印染纺织布时,需要 使用两个印染辊才能将颜料印在纺织布的表面上,这无疑是增加了购买印染辊所使用的成 本,进而增加了纺织布的生产成本。3、由于两个印染辊均安装于印染盒内的,印染盒内只能 盛装一种颜色的颜料,导致当客户需要在纺织布上印出不同色彩的颜料层时,又需要将该 印染盒内的颜料排放掉而后补入新的颜料,这无疑是降低了纺织布的生产效率,无法高效 的加工出具有不同颜料层的纺织布。4、由于加工的成品纺织布收卷于收卷机构的收卷筒 上,而客户使用时又需要重新将收卷筒上的成品纺织布放卷出,放卷后再将纺织布裁切成 块状,给客户带来了很大麻烦,因此无法立即使用纺织布来制造出所需的产品(如服装、餐 桌布、枕套等)。因此亟需一种提高纺织布颜料层质量、降低纺织布生产成本、能够快速印染 出具有不同颜料层纺织布、能够在线裁切出具有不同长度纺织布的生产线。 5 CN 111549461 A 说 明 书 2/8 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纺织布颜料层质量、降低 纺织布生产成本、能够快速印染出具有不同颜料层纺织布、能够在线裁切纺织布、提高生产 效率的集纺织布在线印染不同色彩和在线裁切的生产线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纺织布在线印染不同色彩和在线 裁切的生产线,它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从左往右顺次设置有放卷机构、烘干装 置、纺织布牵引机构和裁切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上色装置; 所述上色装置包括垂向贯穿工作台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延伸端上固设有固定 板,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设于工作台上,另一端固设于固定板上, 导向杆的下延伸端上固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旋转安装有印染辊,印染辊设置于放卷 机构的放卷筒的顶部,印染辊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压于放卷筒的顶部,所述安装板 的底部固设有平行于印染辊的喷管,喷管设置于印染辊的左侧,喷管的前后端口封闭,喷管 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喷头朝向印染辊设置,所述上色装置还包括印染盒、泵和 出料管,印染盒内固设有多个隔板,隔板将印染盒分隔为多个用于盛装不同颜料的颜料腔, 印染盒的侧壁上固设有多个与颜料腔相对应的阀门,阀门与颜料腔连通,各阀门的另一端 均与泵的吸口端经管道连接,泵的排液端处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与喷管连通; 所述裁切装置包括第一龙门架、设置于第一龙门架横梁下方的机台,第一龙门架 的顶部固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贯穿第一龙门架横梁,且延伸端上固设有纵向设置的上 切刀,机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固设有下切刀,下切刀设置于上切刀的正下方, 所述机台的顶部固设有水平气缸和纵向气缸,水平气缸设置于凹槽的右侧,水平气缸的活 塞杆上固设有限位板,纵向气缸设置于凹槽和限位板之间且位于凹槽的后侧,纵向气缸活 塞杆上固设有推料板。 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旋转安装有纵向设置的放卷筒,放卷筒上缠 绕有多层原色纺织布。 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绒毛刮掉装置,绒毛刮掉装置包括立板、水平筒、第二弹 簧和刮板,所述立板固设于工作台的底部,水平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第二弹簧沿水 平筒轴向设置于水平筒内,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延伸于水平筒外部,且延伸端上固设有刮板, 刮板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抵靠在卷状原色纺织布的外表面上。 所述纺织布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龙门架、固设于第二龙门架顶部的垂向气缸,垂向 气缸的活塞杆贯穿第二龙门架的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固设有支架,支架上旋转安装有纵 向设置的压轮,第二龙门架的两个立柱之间旋转安装有驱动筒,驱动筒设置于压轮的正下 方,第二龙门架的立柱上固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筒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 该生产线还包括设置于放卷机构和烘干装置之间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第三 龙门架,第三龙门架的两立柱之间旋转安装有上导轮和下导轮,上导轮和下导轮均纵向设 置,上导轮与下导轮之间的宽度等于原色纺织布的厚度。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鼓风机、烘箱和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和鼓风机均固设 于烘箱的顶部,鼓风机的出风口与空气加热器的入口端经管道连接,空气加热器的出口端 处连接有主管道,所述烘箱内且位于其前后壁之间固设有多根出气管,出气管沿水平方向 设置,每根出气管的前后端口均封闭,每根出气管的底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多根喷嘴, 6 CN 111549461 A 说 明 书 3/8 页 喷嘴向左倾斜向下设置,每根出气管的顶部均固设有支管,每根支管均与主管道连通,所述 烘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左通槽和右通槽。 相邻两个出气管之间的水平间距相等,相邻连个喷嘴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个 喷头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安装于导向孔内,所述工作台的顶 部固设有两根光杆,两根光杆分别位于导向孔的左右侧,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与光杆 相配合的通孔,两个光杆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通孔内。 它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PLC控制器与垂向气缸 的电磁阀、油缸的电磁阀、水平气缸的电磁阀、纵向气缸的电磁阀和电机电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生产线在纺织布上在线印染不同色彩和在线裁 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原色纺织布的印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不同的颜料腔中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颜料,确保每种颜料均是客户所需要 的; S12、使用第一种颜料时,打开与该颜料相连通的阀门,并关闭剩余的所有阀门;随 后打开泵,泵将第一种颜料抽出,抽出的颜料顺次经阀门、泵、出料管、喷管最后从喷头喷 出,喷出的颜料涂覆到印染辊的外表面上 S13、工人向右拉动卷状原色纺织布的首端,在拉动过程中,由于印染辊在第一弹 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抵压于原色纺织布的顶表面上,印染辊将涂覆在其表面上的颜料压印 在原色纺织布的顶表面上,从而实现了纺织布的印染上色; S2、经印染后,将半成品纺织布的首端继续向右拉动,将半成品纺织布的首端从左 往右顺次穿过上导轮与下导轮所形成区域、左通槽、烘箱和右通槽,在拉动的同时打开鼓风 机和空气加热器,鼓风机将外界空气鼓入到空气加热器内,空气加热器将空气加热并排入 到主管道内,在气压下热空气顺次经主管道、支管、出气管最后从喷嘴喷出,喷出的热空气 作用到半成品纺织布的颜料层上,从而将颜料层烘干;由于热空气是倾斜向下喷出的,喷出 的热空气使颜料层分散的更加均匀,即提高颜料层厚度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颜料 层的质量; S3、成品纺织布的裁切,工人将烘干后得到成品纺织布顺次穿过压轮与驱动筒所 形成区域、上切刀与下切刀所形成区域,最后将成品纺织布的首端抵靠在限位板上,以实现 成品纺织布的初步定位,定位后工人操作油缸使其活塞杆向下伸出,活塞杆带动上切刀向 下运动,上切刀与下切刀重合后,从而在机台上得到块状的成品纺织布;随后操作纵向气缸 使其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带动推料板向前运动,推料板将裁切后的块状成品纺织布从机台 上推下,从而完成了一块成品纺织布的裁切; S4、再次拉动半成品纺织布使其首端靠在限位板的端面上,重复步骤S即可完成第 二块成品纺织布的裁切,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加工出客户所需颜料层的块状成品纺织布; S5、在生产过程中,当客户需要更换颜色时,只需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然后 打开与所选用颜料相对应的阀门即可,被选用的颜料喷涂到印染辊的柱面上,从而即可快 速的印染第二颜料层,实现了颜料的更换。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7 CN 111549461 A 说 明 书 4/8 页 1、本发明的上色装置包括垂向贯穿工作台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延伸端上固设有 固定板,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设于工作台上,另一端固设于固定板 上,导向杆的下延伸端上固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旋转安装有印染辊,印染辊在第一弹 簧的弹力作用下抵压于放卷筒的顶部,安装板的底部固设有平行于印染辊的喷管,喷管上 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喷头朝向印染辊设置,,向右拉动卷状原色纺织布的首端, 在拉动过程中,由于印染辊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抵压于原色纺织布的顶表面上, 印染辊将涂覆在其表面上的颜料压印在原色纺织布的顶表面上,从而实现了纺织布的印染 上色;因此在上色过程中,只需用一个印染辊与放卷筒的配合即可进行压印,相比传统的两 个印染辊来印染,极大的降低了购买印染辊所使用的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了纺织布的生产 成本。 2、本发明的绒毛刮掉装置包括立板、水平筒、第二弹簧和刮板,立板固设于工作台 的底部,水平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第二弹簧沿水平筒轴向设置于水平筒内,第二弹 簧的另一端延伸于水平筒外部,且延伸端上固设有刮板,刮板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抵靠在 卷状原色纺织布的外表面上,工人在向右拉动原色纺织布首端的同时,由于刮板在第二弹 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抵压于原色纺织布的外表面上,刮板将附着于原色纺织布外表面上的 毛绒刮落,从而有效避免了毛绒进入印染区后颜料层上出现有纹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纺 织布颜料层质量。 3、本发明的裁切装置包括第一龙门架、设置于第一龙门架横梁下方的机台,第一 龙门架的顶部固设有油缸,下切刀设置于上切刀的正下方,所述机台的顶部固设有水平气 缸和纵向气缸,水平气缸设置于凹槽的右侧,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上固设有限位板,纵向气缸 设置于凹槽和限位板之间且位于凹槽的后侧,纵向气缸活塞杆上固设有推料板,工人将烘 干后得到成品纺织布顺次穿过压轮与驱动筒所形成区域、上切刀与下切刀所形成区域,最 后将成品纺织布的首端抵靠在限位板上,以实现成品纺织布的初步定位,定位后工人操作 油缸使其活塞杆向下伸出,活塞杆带动上切刀向下运动,上切刀与下切刀重合后,从而在机 台上得到块状的成品纺织布;随后操作纵向气缸使其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带动推料板向前 运动,推料板将裁切后的块状成品纺织布从机台上推下,从而完成了一块成品纺织布的裁 切;因此实现了印染后直接将成品纺织布裁切成块状成品纺织布,无需客户再次放卷出成 品纺织布后再进行裁切,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4、本发明的上色装置还包括印染盒、泵和出料管,印染盒内固设有多个隔板,隔板 将印染盒分隔为多个用于盛装不同颜料的颜料腔,印染盒的侧壁上固设有多个与颜料腔相 对应的阀门,阀门与颜料腔连通,各阀门的另一端均与泵的吸口端经管道连接,泵的排液端 处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与喷管连通,在生产过程中,当客户需要更换颜色时,只需关闭处 于打开状态的阀门,然后打开与所选用颜料相对应的阀门即可,被选用的颜料喷涂到印染 辊的柱面上,从而即可快速的印染第二颜料层,实现了颜料的更换。因此无需人工停机并更 换印染盒内的颜料,能够快速印染出具有不同颜料层纺织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剖示意图; 8 CN 111549461 A 说 明 书 5/8 页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图2的D-D剖视图; 图5为导向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纺织布牵引机构的侧视图; 图8为图2的B-B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2的C向视图; 图10为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放卷机构,3-烘干装置,4-纺织布牵引机构,5-裁切装置,6-导 向杆,7-固定板,8-第一弹簧,9-安装板,10-印染辊,11-喷管,12-喷头,13-印染盒,14-泵, 15-出料管,16-隔板,17-颜料腔,18-阀门,19-第一龙门架,20-机台,21-油缸,22-上切刀, 23-凹槽,24-下切刀,25-水平气缸,26-纵向气缸,27-限位板,28-推料板,29-机座,30-放卷 筒,31-立板,32-水平筒,33-第二弹簧,34-刮板,35-第二龙门架,36-垂向气缸,37-支架, 38-压轮,39-驱动筒,40-电机,41-导向机构,42-第三龙门架,43-上导轮,44-下导轮,45-鼓 风机,46-烘箱,47-空气加热器,48-主管道,49-出气管,50-喷嘴,51-支管,52-左通槽,53- 右通槽,54-光杆,55-PLC控制器,56-原色纺织布,57-半成品纺织布,58-成品纺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