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柱塞泵用柱塞组件结构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柱塞泵用柱塞组件结构,包括柱塞以及套装在柱塞上的填料箱,填料箱和柱塞之间设有填料密封组件,填料密封的外端被填料压盖压紧,填料箱的外侧沿其轴向套设有第一冷却箱体和第二冷却箱体,第一冷却箱体与填料箱之间形成第一冷却环腔,第  全部
背景技术: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 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 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 械和船舶中。 在页岩气的开采项目中,柱塞泵被广泛应用与输送油料,而对于一些高温油料,由 于传统的柱塞泵液压端和动力端直接连接,其高温容易从液压端传递到动力端,对动力端 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柱塞泵用柱塞组件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柱塞泵用柱塞组件结构,包括柱塞以及套 装在柱塞上的填料箱,所述填料箱和所述柱塞之间设有填料密封组件,该填料密封组件的 外端被填料压盖压紧,其关键在于:所述填料箱的外侧沿其轴向套设有第一冷却箱体和第 二冷却箱体,所述第一冷却箱体与所述填料箱之间形成第一冷却环腔,所述第二冷却箱体 与所述填料箱之间形成第二冷却环腔,所述第一冷却环腔连接有第一冷却介质进入管和第 一冷却介质排出管,所述第二冷却环腔连接有第二冷却介质进入管和第二冷却介质排出 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柱塞组件是位于柱塞泵的液力端和动力端之间的,其 中液力端温度较高,通过在第一冷却环腔和第二冷却环腔分别充入冷却介质,即可分别对 柱塞的不同位置降温,从而防止液力端的高温经柱塞传递到动力端,由此对动力端起到了 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 上述第一冷却箱体经第一支撑块支撑在所述填料箱的外侧,该第一支撑块将所述 第一冷却环腔分隔成首尾断开的腔体; 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冷却介质进入孔和第一冷却介质排出孔,所述第一 冷却介质进入管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进入孔连接,并通过其与所述第一冷却环腔的首端连 通,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排出管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排出孔连接,并通过其与所述第一冷却 环腔的尾端连通; 所述第二冷却箱体经第二支撑块支撑在所述填料箱的外侧,该第二支撑块将所述 第二冷却环腔分隔成首尾断开的腔体; 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二冷却介质进入孔和第二冷却介质排出孔,所述第二 3 CN 111577593 A 说 明 书 2/3 页 冷却介质进入管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进入孔连接,并通过其与所述第二冷却环腔的首端连 通,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排出管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排出孔连接,并通过其与所述第二冷却 环腔的尾端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冷却介质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对应的环腔的首尾端,冷却 介质进入对应的环腔后必须流经整个环腔后才能流出环腔,冷却介质的流程路径最长,冷 却效果最好。 上述第一冷却环腔内通入蒸汽,其靠近柱塞泵的液力端,所述第二冷却环腔内通 入冷却水,其靠近柱塞泵的动力端,且所述第二冷却环腔将所述密封组件包围。采用上述技 术方案,使用时通入的蒸汽是比柱塞泵输送的高温油料温度低的蒸汽,这种具有较高温度 的蒸汽一方面依然可对高温的柱塞起到降温作用,另一方面在柱塞刚启动时具有一定的预 热作用,防止柱塞卡滞;而冷却水可对密封组件起到有效的降温作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同时也能阻断热量传递到动力端。 上述第二支撑块上还开设有冲洗液进入孔和冲洗液排出孔,所述冲洗液进入孔和 冲洗液排出孔均与所述填料密封组件所在空间连通。采用此结构,柱塞与填料密封组件摩 擦产生的杂质通过冲洗液的循环带出,可以有效的提高柱塞的使用寿命。 上述第一冷却环腔所在段的填料箱和所述柱塞之间具有环形的洁净间隙,所述填 料箱上开设有清洁油注入孔,该清洁油注入孔与所述洁净间隙连通。采用此结构,可在清洁 油注入孔内注入清洁油脂,该清洁油脂可由外部的同步注油泵提供,注入清洁油脂后即可 在柱塞和填料箱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油脂区,可有效防止液力端缸体内高温油料中额度砂 砾及其他杂志进入料密封组件造成磨损。 上述第二支撑块上还开设有润滑油注入孔,该润滑油注入孔与所述填料密封组件 所在空间连通。采用此结构,可通过润滑油注入孔定期注入润滑油,对填料密封起到密封润 滑的目的,延长填料密封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两个冷却环腔内分别充入不同的冷 却介质,即可分别对柱塞的不同位置降温,充入的冷却介质进入对应的环腔后必须流经整 个环腔后才能流出环腔,冷却介质的流程路径最长,冷却效果最好,从而能有效防止液力端 的高温经柱塞传递到动力端,由此对动力端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2的D-D’剖视图; 图7为图2的E-E’剖视图; 图8为图2的F-F’剖视图; 图9为图2的G-G’剖视图; 图10为图2的H-H’剖视图。 4 CN 111577593 A 说 明 书 3/3 页
分享到:
收藏